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共下“一盤棋” 共擔新使命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1-08 07:27:02 編輯:陳蓉 點擊:
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局中,以重慶、成都為核心的成渝地區正在扮演著重要角色。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從基礎設施“連線成網”到攜手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從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到打造開放新高地——重慶、四川共下“一盤棋”,共擔新使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
基礎設施之變:重大項目密集落子,交通體系“連線成網”
新年伊始,成渝之間最順直、最高效的客運直連通道——成渝中線高鐵正加快建設中。2021年9月26日,重慶、成都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共同宣佈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全面啟動,建成後將成為我國建設標準最高、運作速度最快的高等級高速鐵路。從2020年1月進入勘察設計招標階段,到2021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再到9月全面啟動建設,成渝中線高鐵僅用一年多就落地建設。
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短板,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兩年來,一系列重大項目密集落子,相連成勢,一張內暢外聯的互聯互通網路愈加清晰。
陸上,路網更密、距離更短。除成渝中線高鐵啟動建設外,鄭萬高鐵全線鋪軌貫通,成達萬高鐵、渝昆高鐵川渝段等項目加快建設。渝黔高速公路復線建成通車,四川南充至重慶潼南等高速公路正加快建設,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達13條,其中在建7條;
水上,航運能級更高、航道更通暢。長江上游首個萬噸級碼頭重慶新生港開港運營,涪江雙江航電樞紐、萬州新田港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建設加快推進;
空中,川渝世界級機場群正加快形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重慶新機場推薦場址已通過民航局行業審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廈及第四跑道工程正加快建設。
新的規劃正陸續出爐——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完善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南來北往,西進東出,四通八達。一個個重大項目正“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將成渝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時空距離迅速拉近。
新基建領域,川渝也跑出“加速度”。目前,川渝累計建設5G基站超13萬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成渝國家樞紐節點、量子通信網路“成渝幹線”等加快建設,成都超算中心已納入國家超算中心體系。
來自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僅2021年,川渝就推進實施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已完成投資934億元。“這麼多重大項目在川渝密集落地,以前很難想像。”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董建國説,未來成渝地區只有繼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聚集。
産業協作之變:川渝攜手補鏈強鏈,産業“濃度”加快提升
宜賓三江新區,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機器人往來穿梭,工人們緊張忙碌。一台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産、包裝完畢後,3小時內就能出現在重慶、成都多家整車廠的生産線上。“我們的合作夥伴中,既有重慶的長安、中車恒通,也有成都的沃爾沃、四川客車等,落戶成渝中間地帶的宜賓,能更好地兼顧兩大市場。”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楊偉平説。
這是川渝産業協同發展重點項目之一。此前,川渝産業聚合不足,存在産業同質競爭、企業創新能力偏弱、高新技術産業比重偏低等問題。
兩年來,川渝協同補鏈強鏈,攜手構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優勢産業正實現相融互促。川渝聯合成立汽車、電子産業工作專班,共建産業鏈供需資訊對接平臺、聯合對外招商、共建産業合作園區,兩大産業全域配套率已達80%以上,推動優勢産業轉型升級。
新興萬億級産業集群開始打造。川渝日前審議通過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世界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實施方案》提出,計劃到2025年,川渝裝備製造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世界級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初步形成。
科技創新要素正加快聚集。川渝正聯合打造中國西部科學城,推進科技資源共用、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共建,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等平臺已啟動建設,兩地合作成立50億元科創母基金,投資重點領域科創企業。
數字無言,發展有痕。成渝地區産業“濃度”正加快提升。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重慶汽車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3%,電子産業增長33%,四川這兩個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4%和27.4%;重慶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幅均超30%,四川規上高技術産業增長21.4%。
近日正式印發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將為成渝地區産業發展注入新動力。規劃提出,成渝地區到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金融體制機制更加優化,金融機構創新活力不斷增強,金融開放程度顯著提高,金融生態環境明顯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居全國前列。
“川渝攜手補鏈強鏈,將推動成渝地區更好地承接沿海産業轉移,進而激發西部地區內需潛力,帶動西部高品質發展。”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説。
改革開放之變:制度創新敢為人先,開放新高地正在崛起
華鎣山腳下,川渝交界處。2020年底,在四川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與重慶渝北區茨竹鎮交界地帶,川渝批准啟動建設首個跨省域新區——川渝高竹新區。
經濟區與行政區的高度同構,有時限制了要素自由高效流動。高竹新區則承擔起探索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的改革重任。
改革,需要敢為人先的勇氣。廣安和渝北分別抽調幹部組建高竹新區管委會,共同出資組建高竹開發公司,土地、財稅、人才等政策擇優使用、整合共用,雙方將實現規劃編制、基礎配套、交通建設等多方面的一體化。
如今在高竹新區,經濟要素跨省高效流動已取得初步突破。截至目前,高竹新區已累計入駐企業167戶,簽約川渝共建重大項目33個,高竹開發公司獲23家金融機構可用融資貸款33.6億元。
“在這裡,既能享受廣安較低的要素成本,又能擇優享受兩地優惠政策,我們果斷投資3億元,在高竹新區建設智慧幕墻産業園。”重慶璽景臺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成虎説。
兩年來,川渝以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為目標,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成渝兩地正積極合作開展國資國企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川渝已完成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協同立法,成渝地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正加快推進,21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川渝通辦”,累計辦理量超過589萬件。
改革快馬加鞭,開放加快推進。
2021年1月1日,重慶團結村站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兩地首列中歐班列(成渝)號列車同時發車。這是全國首次實現跨省市中歐班列合作,雙方將統籌優化班列去回程線路和運力資源。
瞄準制約擴大開放的障礙,川渝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聯合“13+1”省區市共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共同推動長江水道進出口通關便利化;共同推動川渝機場集團交叉持股,強化機場協作運營。如今,在地處“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成渝地區,開放新高地正在崛起。向東,長江黃金水道正不斷優化,重慶還開通渝甬班列,貨物直抵寧波舟山港,再通達世界各地;向西,2021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成渝)號開行超3800列,同比增長26%,開行量和貨值均領跑全國;向南,以川渝為主要支撐點的西部陸海新通道,2021年前三季度目的地已拓展至106個國家(地區)的308個港口,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開行量同比分別增長77%、37%、65%;向北,從成渝地區出發的國際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亞直達莫斯科,開行頻次正不斷加密。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川渝外貿進出口總值均創歷史新高,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5770.3億元,同比增長27%;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6692.1億元,同比增長14.4%。
“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成渝地區已成為我國向西、向南開放的窗口。”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説,唱好成渝“雙城記”,將有力助推我國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鄰水縣融媒體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