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翠屏:寫好“小水庫”裏的“大文章”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05 08:36:30 編輯:蘇仁勝 點擊:
眼下正值春播春種時節,近日,在翠屏區李端鎮雲頂社區,村民們正忙著插秧播種。“我們這裡原來還是比較缺水的,自從有了這個水庫,平時的飲水和種植灌溉都更方便了,我們覺得很受益!”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們高興地説。
村民口中的水庫正是位於雲頂社區的天社祠水庫,其總庫容133.5萬立方米,灌溉區域包括李端鎮雲頂社區、大山村、馬石村,設計灌溉面積為3500畝,不僅如此,天社祠水庫作為飲用水水源,保障了李端鎮、牟坪鎮四萬餘人飲水安全。
天社祠水庫是翠屏區小水庫的一個生動縮影。目前,翠屏區全境現共有70座小型水庫,總庫容4083.64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1.69萬畝。除了防洪、供水,小水庫還承擔著農業灌溉的重要作用,是很多農民從事養殖業的重要依靠。
如何更好涵養水庫生態,充分發揮小水庫各項惠民作用,是翠屏區水利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自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工作啟動以來,翠屏區持續推進水利治理工作,以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為契機,抓好抓實小型水庫管理,探索新方法、新思維,加大資訊化管理,與鄉村振興發展有機融合,助力推進水利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
精準構建服務機制  資金資源“活起來”
為充分發揮水庫效益,翠屏區創新性設立“河(湖)長基金”,按照中型水庫每座每年6萬元,小(一)型水庫每座每年4萬元,小(二)型水庫每座每年2萬元的標准予以保障,讓水庫穩定打下“經濟基礎”。近年來,翠屏區共爭取資金2591萬元用於開展全區水庫安全鑒定、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水庫動態監管系統、管理與保護範圍劃定等工程建設。
除了常態化“加堤固壩”等“線下”手段,“線上”平臺也在持續推進。翠屏區開發運用手機終端“河長通”巡河APP和電腦端通過軟體巡河巡庫、交辦發現問題和跟蹤整改反饋,後續還將系統接入整合中心,真正實現智慧治理全區“一張圖”模式,更加直觀、全面提升水庫管理效率,實現“智享翠屏”。
“物力”維穩的同時,“人力”增能也在同步開展。區水利局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拓展技能水準,2021年共邀請專家培訓小型水庫運作管理人員70余人次,培訓覆蓋完成率達到100%;編制、批復完成70座小型水庫“兩個預案”,確保水庫平安度汛,安全保障率達100%。同時結合各水庫特點制定應急疏散轉移路線圖,明確撤離路線,開展防汛應急演練70余次。
縱深推進管理體制  制度規範“新起來”
近年來,在水庫管理工作中,翠屏區全面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並配套制定了涉及水庫水源地保護、取水許可、水費計收、水土保持、水庫維護等方面的規範性文件,相繼建立了取水許可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制度、涉水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等管理制度,提升水庫管理“法治觀”。
目前,翠屏區已全面落實小型水庫工程産權及註冊登記,明確水庫管護主體,全面落實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三個責任人”和水庫安全度汛“三個責任人”,制定《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制度》《水庫技術責任人職責》《巡查值守責任人職責》等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水庫工程安全報告制度,規範水庫日常觀測和巡查工作。
新制度也催生了新的水庫管理模式。為切實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翠屏區結合實際,在鄉村振興點推行“四個統一”規範服務體系。鄉村振興示範點運營平臺公司充當“保姆”職能,對片區內水庫、渠道、管網等水利工程統一規劃、統一維護、統一運營、統一管理,推動水利工程向制度化、物業化、資訊化服務邁進,拓寬鄉村振興“大局觀”。(朱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