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宜賓市長寧縣強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完成;同時,大力推進春耕備耕和小春田間管理,切實提高糧食生産能力等,奮力奪取“三農”工作開門紅。
推土機、挖掘機相間轟鳴......2月18日,長寧縣龍頭鎮武寧寨村2組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想都沒想到,我們還能用機械化種田。”正在施工現場施工的農戶黃樹芬介紹道,以前種田種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種一畝三分地都很費時間。現在田地變寬了,機器一跑就幹完活兒了。
龍頭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實施總面積7100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10畝,田型調整面積2378.46畝。自2021年11月啟動實施以來,已完成田型調整1600畝,剩餘800畝田型調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項目實施後,將新增耕種土地130畝,進一步提高全鎮農業生産機械化水準,降低農業生産投入,增加農民收入。
高標準農田建設夯實了糧食安全基礎。長寧縣通過糧經複合模式擴大糧食生産面積,整合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工程、輪作休耕試點等項目力促擴面增産,堅決遏制耕地“非糧化”和全力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嚴格落實各項惠農助農政策等,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抓好糧食安全,做好擴面增産。
目前,長寧縣高標準農田田型調整“宜機化”改造面積已達1500畝,剩餘的將在2022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確保不誤農事、不誤農時,為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增磚添瓦。屆時,全縣農業生産機械化水準逐步提高,插秧機、無人植保飛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機設備裝備齊全,農業生産投入不斷降低,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保障糧食安全,增産提質是關鍵,溯本求源,智慧育秧工廠脫穎而出。
“整地、焊接、安住棚機建材......”在梅白鎮聯合村,投資300余萬元,佔地2600平方米的工廠化育秧中心正在搶工期、趕進度,加緊建設中,建成後,將採取人工智慧控制,達到自動控溫、控光、控水、控肥,建成後能同時供應臨近三個村的水稻苗及高粱苗。
現場農戶肖良才介紹説,以前每家每戶都要自己育苗,由於對技術的掌握不同,苗子差異很大,現在集中育苗,統一技術、統一管理,提高種苗品質,農戶跟著幹就行。
長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宇模表示,工廠化育秧優點多,採用各种先進技術,縮短了育苗時間。苗移植過程中不傷根,定植後成活率高,緩苗快。整個播種和育苗管理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省工、省力。同時,經濟效益明顯,整個生育期很少用藥,節約用肥,産量增加,産出比系數提高。
這只是長寧縣忙春耕抓生産,奮力奪取“三農”工作開門紅的一個縮影。目前,長寧縣幹部群眾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在全縣迅速掀起推動鄉村振興的熱潮,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為完成2022年農業多作貢獻。
“我們以爭創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為統覽,一産業增加值增速力爭達到5.9%,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為總目標,預計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將達51萬畝以上,糧食總産量達21.5萬噸以上,大豆擴種2萬畝,油菜擴種1萬畝。”長寧縣有關領導表示,今年將全面完成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7100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10畝,開工建設1.5萬畝高標準農田。生豬年出欄49萬頭以上,建設標準化水産養殖場50個,稻魚綜合種養1萬畝。建成全省首個無抗養殖示範縣,全省食用菌産業大縣。竹産業總産值達105億元以上。奮力奪取“三農”工作開門紅,為建設“魅力竹海·活力長寧”,打造國際竹生態文旅康養目的地和全國竹産業三産融合發展特色縣,為宜賓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宋成均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