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外科作為口腔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工作三十年來我一直沒有離開過它。醫院發展快、變化大,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好在大家都堅持過來了,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主任趙威感嘆道。同時,他也為自己能為醫院發展出一份力感到驕傲和自豪。
1991年,趙威從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畢業後,就來到瀘州醫學院(現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住院部工作。2011年1月,附屬口腔醫院把當時在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的趙威調到口腔醫院工作,希望趙威把口腔醫院的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建設起來、把醫療美容做起來。據趙威回憶,他剛到口腔醫院時,整個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比較少,醫護團隊人員比較緊缺。那個時候,趙威同時擔任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口腔醫院醫療美容科、口腔急診科三個科室主任。
在醫院的支援下,經過將近一年的建設,趙威和同事一起努力,建立起手術室、急診室等。“當時還沒有口腔急診科,只有一個口腔急診室。急診科建立起來後,通過了瀘州市120急救站檢查,成為了120的口腔專科急救站。手術室也如期開始運作。同年,醫院也成功創成三甲口腔專科醫院。”趙威説,直到2012年,他才正式到口腔頜面外科門診開展一系列工作。
“當時的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加上我,一共只有4名醫生和1名護士。醫院把我安排到頜面外科門診就是要把科室壯大起來,光靠我們5個人,肯定不行。要發展,人才集聚是首要問題。”趙威説。
經過不懈的努力,口腔頜面外科門診率先在醫院門診臨床科室中建立起出具規模的護理團隊。“達到了每個醫生身邊都有一個護士配合操作。”趙威説。
護理團隊建設起來後,工作環境和工作程式都整理得很順。“整個科室的工作環境、工作狀態煥然一新。不管是在醫院的院感管理、內部管理、病人協調還是協助醫生完成醫療工作等方面,護理團隊都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僅如此,在醫院護理團隊建設上,口腔頜面外科門診也起到了引領作用。”趙威説
據趙威介紹,在建設好護理團隊的基礎上,口腔頜面外科門診開展了醫生團隊的擴大和建設。“這個很艱難,每一名醫生科室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培養,培養好了,也不一定能留得下來,而且還急不得。在醫院的大力支援下,經過那麼多年的努力,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從當時的4個醫護人員發展到了如今的20多人,醫生團隊博士生佔比接近50%,作為一個教學醫院來講,這是很大的一個進步。”趙威説。
目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是川南地區及川渝結合部口腔頜面-頭頸部疾病的診治、教學和科研中心。現有牙科綜合治療椅10台,開放床位50張,年均手術1100余臺次。
在醫院和科室不斷發展的同時,趙威也成為了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及牙槽外科委員會委員。據了解,目前四川省只有4名口腔醫生成為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及牙槽外科委員會委員,趙威就是其中之一。“我能成為該委員會委員,離不開頜面外科門診的整體發展。”趙威説。
“轉眼,醫院就成立20年了。2002年,附屬口腔醫院成立時,全院只有20多名醫護人員,但是大家一步步扎紮實實地把工作幹下來了,還幹得那麼好。”趙威説,正是一代代口腔人的共同努力,才建成了今天的這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現在醫院職工近400人。
趙威覺得,現在的醫院就好比一隻雛鳥在經歷了艱難的成長歷程後,現在開始展翅飛翔了。能飛多高飛多遠,這不是隨便説一句話、喊一句口號就行的。“一方面要靠醫院自身的強健,把我們醫療核心技術做強做大;同時醫院也需要像雛鳥一樣借助“風”的力量,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社會各界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援,把醫院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好,才能更好地為群眾做好口腔醫療保健服務。希望醫院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愛和扶持青年醫護人員,激發出他們更高的熱情,更高的工作積極性。他們自己工作精彩了,醫院未來才會更加精彩。”趙威説。
趙威同志簡介
趙威,男,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留學日本廣島大學。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外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及牙槽外科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口腔醫學會牙及牙槽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委員會常委。先後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一醫院、附屬口腔醫院等單位從事口腔頜面外科、美容外科工作30年。擅長微創牙槽外科、頭頸部創傷及整復外科。(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