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交通:2022年“安全生産月”系列活動暨首屆安全文化節濃情舉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20 14:24:47 編輯:陳宣海 點擊:
長江畔,雨過天晴的白沙長江大橋建設工地,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緊張搶答、溫情的家書、莊嚴的宣誓接續進行……6月18日,瀘州交通2022年“安全生産月”系列活動暨首屆安全文化節在瀘州市白沙長江大橋工地舉行。

本次活動由瀘州市交通運輸局、瀘州市應急管理局、合江縣人民政府和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為契合安全現場管理特點,讓更多的一線建設者參與,主辦方特地把活動現場搬到了白沙長江大橋工地旁。四川省應急管理廳二級調研員徐大力,四川路橋集團安全總監陳昌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市公路局黨委書記、局長曾興宇,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光偉出席活動。

瀘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市公路局黨委書記、局長曾興宇在活動開幕式上講話,對進一步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和切實加強安全生産工作提三點希望:一是要千方百計穩投資促增長;二是要全力以赴抓項目惠民生;三是要慎終如始守底線保安全。

安全文化進工地,守牢底線促發展。讓我們一起逛逛這別開生面的文化節吧!

鏡頭一:安全宣傳

活動現場開展了安全諮詢、互動體驗等項目,如設置了安全生産宣傳欄展示區、安全宣傳諮詢區等,向來賓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産重要論述、《安全生産法》《安全生産十五條措施》以及防災減災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系統講解應急處置常用方法和技能。“大家一起來找‘查’”活動區放置了近百幅安全生産隱患照片,通過找“查”一處處安全隱患獲得積分、兌換獎品,讓大家在輕鬆的互動中鞏固提升安全生産意識與技能,激發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氛圍。此外,現場還發放安全宣傳手冊、小禮品等活動紀念品宣傳應急逃生自救知識、日常生活安全常識等,以多方式、多渠道營造互動場景體驗及互動安全科普宣傳活動空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觀摩體驗學習。

鏡頭二:專家培訓

特邀省應急管理廳二級調研員徐大力進行安全生産專題培訓,徐大力生動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産法》《安全生産十五條措施》,並以“牢固樹立安全底線意識 切實履行安全主體責任”為主題,結合典型事故追責案例和自身工作經驗,分析了當前全省安全生産工作形勢和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講解了生産安全事故追責問責、履行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職責等內容。

鏡頭三:班前教育

進一步規範班前安全教育,提升班前安全教育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呈現班前安全教育全過程。

鏡頭四:情景再現

《安全無小事》情景劇,以表演形式呈現安全教育培訓重要性

鏡頭五:一封家書

通過朗讀一封家書的形式,結合表演呈現安全生産對個人和家庭的重要意義,並向産業工人傳達家人盼望其平安歸來的真切情感,促進産業工人“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鏡頭六:知識競賽

根據蜀道集團關於“安康杯”競賽活動部署,圍繞“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共促安全健康發展”主題,開展2022年“安康杯”競賽決賽,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鏡頭七:莊嚴宣誓

瀘州市交通建設重點項目代表(項目經理、協作單位負責)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履責宣誓,推動落實安全生産“第一責任人”責任,切實履行安全生産法規定的7項職責,做到帶頭尊法、學法、守法。

鏡頭八:平安是福

創作《平安是福》歌曲,通過歌舞表演等形式,營造濃厚安全文化氛圍,展現出安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安全生産對個人和家庭的重要意義,並向産業工人傳達家人盼望其平安歸來的真切情感,促進産業工人“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據了解,四川路橋集團作為四川交通強省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安全生産重要論述為引領,不斷提升對安全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堅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與安全紅線底線,推動安全環保文化建設,加大“科技興安”研發投入,充分把握數字化、資訊化、智慧化融合發展契機,不斷強化提升安全生産水準,逐步形成集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于一體的大安全概念,取得了一大批安全管理成果。而瀘州地區作為四川路橋集團的重點開發市場,也聚集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世界跨徑第一的雙塔獨柱中央平行索面斜拉橋——瀘州白沙長江大橋;世界最大跨徑懸澆拱橋——瀘州經古藺至金沙高速公路(古藺至川黔界段,以下簡稱古金高速)水落河特大橋;瀘州市安富第一過江通道工程——河東長江大橋等,是集團安全管理工作重點發力、安全生産試點成果重點推廣的重要片區。

為進一步抓好項目建設安全工作,四川路橋集團參與主辦此次“安全生産月”系列活動暨首屆安全文化節。本次活動吸引了瀘州交通重點項目代表、安全生産管理員、一線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共計200余人來到現場參加,活動精心籌備、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收到良好效果。本次活動還通過網路進行現場直播和回放,近四萬市民群眾足不出戶“身臨其境”,一起感受現場濃厚的安全生産文化氛圍,增強齊抓共管共護安全的意識。(瀘州市交通運輸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