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1月10日,走進朝天區水磨溝鎮菜壩河村,暖陽下,乾淨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村民臉上綻放出的幸福笑容,構成了美麗鄉村中的一道靚麗風景。這一切,是朝天區2021年推進全域新村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生動實踐。
2021年,朝天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宜居鄉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實施全域新村建設為載體,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狠抓基礎設施、新型村莊、産業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五位一體”綜合配套,在重點實施覆蓋大灘鎮、水磨溝鎮2個鎮16個村(社區)3803戶的新村建設的同時,完成了曾家山56公里生態旅遊環線新村建設的查漏補缺,全區全域新村建設完美收官,有力地促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人居環境舊貌換新顏
“以前的旱廁,夏天裏蒼蠅蚊蟲到處亂飛,臭氣熏天……”説起過去的茅廁,大灘鎮文安村群眾郭志林連連搖頭。“廁所革命”整的好,郭志林説,改廁後,家家都用上了衛生廁所,便後沖水,方便又衛生。
曾家山56公里旅遊環線新村建設一角 王澤東攝
建好小廁所,體現大文明。全域新村建設實施以來,朝天區積極推進“廁所革命”、改水、改廚、改圈等工作,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逐步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村級道路通行條件……昔日貧窮落後的偏遠山鄉逐漸脫胎換骨,顯露出美麗宜居的田園農家本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環節,村莊建設既要‘面子’,更要‘裏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朝天區切實抓好垃圾分類、鄉風文明建設等頑疾整治,通過黨員引領,發動群眾,形成了“環境衛生我參與,齊心協力共發展”的良好氛圍。
“環境好,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這才是我們最想過的日子!”“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新建完成,大夥兒的文化生活將會更加豐富。”……全域新村建設喜迎驗收,讓群眾有了“凝聚力、歸屬感”的幸福家園。
2021年,朝天區全力統籌推進“4+2”專項行動,全面完成16個廁所整村推進村4186戶目標建設任務,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1%;農村生活垃圾實現100%有效處理;完成年度農村污水6個“千村示範”工程任務,75%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1.2%,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六大行動”,農作物秸稈、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率分別達到92.5%、96%,深入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農村居民文明素養逐步加強。
如今的朝天區各村,村民居住的院落寬敞明亮,清潔取暖設備一應俱全,水龍頭一開隨時有水,定點設置的垃圾箱早已改變了隨意亂倒的習慣,群眾生活習慣、文明素養顯著提高。
綠色産業鋪起富民路
“今年的蠶桑、天麻等産業收入都不錯,村民腰包鼓起來了,日子越來越紅火。”嘗到了産業致富的甜頭,水磨溝鎮借著全域新村建設的契機,鞏固提升蠶桑産業園500畝,分別新建了100畝小水果産業園和100畝天麻基地。
“現在遊客來水磨溝,即可體會集‘吃、住、行、遊、娛’為一體的田園風光遊。”水磨溝鎮黨委書記孫建東説,水磨溝鎮“高顏值”的生態美景不僅喚醒了“農旅資源”,也帶動了産業發展。
大灘鎮文安村全域新村建設 王澤東攝
近年來,朝天區圍繞“5+N”農業特色産業發展佈局,結合“三園聯動”建設,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發展核桃、食用菌、蠶桑等特色産業,推進産業上檔升級,持續助農增收。
據統計,2021年該區進一步鞏固提升文安蠶桑産業園區,配套發展核桃、小水果等産業,實現長短結合,提升綜合效益;新栽植蠶桑1000畝,完成品種改良2000畝。建立健全“公司+專合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特色産業,推動了村特色産業園的快速發展。實施改造大灘鎮、水磨溝鎮蠶桑産業園共500畝、提升佳園農場食用菌大棚6000平方米、菜壩河村新天壩食用菌産業園100畝;提升改造完成自然村核桃産業園1000畝。
同時,引導有條件、有生産能力的農戶充分利用庭院周邊環境,建設有能力經營、市場行情好、增收見效快、“長中短”相結合的小果園、小菜園、小養殖園、小加工園等特色産業小庭園。培育規模以上農産品精深加工企業1家,建成農産品電商平臺2個,建成休閒農莊3個、鄉村酒店1家、農業特色村落4個,持續推動了特色産業發展。
“村裏的變化特別大,交通越來越方便,我們進出都不得踩稀泥巴。”“村莊變美了,産業發展了,我們的日子更好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滋味。
“全域新村建設完美收官,促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朝天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該區將緊緊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進一步總結全域新村建設成功經驗,提煉先進典型,為加快推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動、持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奠定堅實基礎。(冉金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