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縣: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11 09:47:52 編輯:羅鎮 點擊:

人勤春來早,農事催人忙。春天的腳步已經來臨,近日,在天全縣仁義鎮、始陽鎮等鄉鎮的田間地頭,村民們正搶抓農時忙春耕,各式農機也“火力全開”,高標準農田裏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插秧
“以前,我們村的田地比較分散,摞荒地較多,非常不便於耕種,常規種植産量都不高,群眾收入也比較低。”仁義鎮紅軍村黨總支書記楊誠説,高標準農田建好後,將初步實現田地“小改大、彎改直”,後期依託完善的“田網、渠網、路網”等配套,糧食生産綜合效益將得到大大的提高。
仁義鎮紅軍村高標準農田建設
仁義鎮紅軍村6組村民楊仁傑是當地的一名傳統農民,今年他家4畝田地全部納入了高標準農田改造,看著改造後的平整田地、縱橫溝渠,他很是高興。“以前我們耕作靠肩挑、靠牛耕,費時費力不説,還要擔心旱澇損失。田地改造好以後,不僅可以精細化灌溉,還可實現機械化生産、收割,省時省力又高效。”他説。
始陽鎮羅代村高標準農田建設
眼下,在始陽鎮羅代村的球蓋菇基地,整齊劃一的大棚裏,規範種植的球蓋菇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忙著采收和裝車鮮球蓋菇,準備外銷。在羅代村,該基地是當地百姓務工就業的好去處,也是村民們留在家鄉不用外出打工的理由之一。始陽鎮羅代村黨支部書記楊冬瓊,她見證了眼前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説:“原來我們這片是一個很普通的田地,種莊稼不是特別好種,收成也一般,一遇大雨,到處都要被衝爛、被淹沒,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後,沒有想到會有今天這樣大的變化,無用地變成了良田,給家鄉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把産業引進來了,以前那個普通田地如今成了一個種植基地,而且我們這裡很多的老百姓也在裏面務工。”
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是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業生産條件、提升農村環境的重要抓手,對於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天全縣積極行動,嚴守耕地紅線,加快建設旱澇保收、高産穩産的高標準農田,積極清溝理墑,確保“旱能澆澇能排”,紮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讓疲憊的土地“喘口氣”。一系列“藏糧于地”的硬措施落到田間地頭,讓耕地提質成為沃土,為保障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天全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何康告訴説,“天全縣高起點編制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堅持品質、安全同步抓,超前統籌、嚴格把關,確保高標準農田長久發揮效益。同時,堅持農業高品質發展,充分發揮高標準農田的作用,將小田變大田,實行連片種植。”
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天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9.8萬畝,建設區域田網、路網、水網設施齊備,基本達到了高標準農田能排能灌、宜機作業、旱澇保收的功能和效用。目前,天全縣2021年高標農田建設項目正加緊推進,新建高標準農田3700畝,項目已于去年11月開工,預計今年4月底完工。
天全縣地處二郎山東麓,青衣江上游,全縣實際水稻播種面積約佔全市水稻播面的三分之一。天全縣傳統優勢水稻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仁義、新華,該區域內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萬畝左右,具有氣候、土壤和種植傳統等得天獨厚的水稻種植條件,區域內歷來盛産品質優良大米,為天全“十八道水”香谷米核心種植區。按照雅安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天全縣擬在仁義鎮、新華鄉等鄉(鎮)規劃建設面積一萬畝生態糧倉,區域內主要種植香谷米等優質水稻,依託川農大技術支撐,探索發展立體種養新模式,全部實施標準化、規模化優質糧食生産,推進糧食生産擴面提質增産,力爭打造成為雅安市優質水稻生産保供基地。
據了解,萬畝生態糧倉建成後,將以生態立體種養模式,在仁義鎮紅軍村,依託川農大技術支撐,探索在平壩傳統稻區發展“稻+魚”及優質稻米種植,在四週邊坡開展玉米+大豆帶狀種植示範,改善農田品質、增加單位土地産出率,提高糧食生産經營主體收益,調動企業、合作社和農戶糧食生産積極性,實現産業融合發展,糧食生産提質增效。並引進和支援有經濟能力的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以企業化經營,實行種苗、肥料、農藥和生産技術統一規範化生産,做好小農生産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大力推進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託管等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提高組織化程度,增加種植經營效益。
仁義鎮黨委副書記陶榮強介紹,仁義鎮立足生態糧倉精品農業的定位,充分發揮仁義、新華萬畝良田連片種植區的優勢,高品質打造生態良田,高標準建設綠色糧倉,對稻田種植提質、擴面。以老場村、紅軍村和大田村為重點,建立天全縣萬畝生態糧倉核心示範區,完善核心區內基礎設施的配套提升及産業道路的改造升級,抓好糧食生産工作,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下一步,天全縣將持續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良田糧用,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層社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趙宇航 袁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