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安全生産是民生大事,一絲一毫不能放鬆,必須時時刻刻把關的精神”,他用腳步丈量著旌陽區的角角落落,用決心、專業和汗水為全區眾多企業的安全生産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成為了大家交口稱讚的“安全守門員”。
他是德陽市旌陽區應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東來。從事安全生産和應急管理相關工作14年來,他始終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網路體系、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執法監管,在推進旌陽區創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區過程中,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應急人的擔當和作為。
以青春之名,守護初心使命
每天早上八點半上班,持續工作到深夜……這,是馬東來的工作常態。作為應急管理人員,十幾年如一日,他一直延續著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2008年,由於工作調動,馬東來從鄉鎮財務人員轉戰原安監局,成為一名安全生産執法員,從此與“守護安全”結下了不解之緣。工作內容與性質的變化,並沒有讓馬東來無所適從。作為一名理科生,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論,他覺得,任何事都要從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出發,要從找到關鍵問題開始。從那時起,馬東來就不斷警醒和督促自己,做安全工作,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必須記住三個問題,我是誰?我是一名安全工作者;我從哪來?我從群眾中來,要做好安全工作,為人民做實事;要到哪去?要一切以安全工作為主,堅守安全底線。
就這樣,馬東來開始了他的“轉崗之路”。一切從零開始學習,學理論、重實踐,面對困難,從不畏懼,打敗了工作上的一個個“攔路虎”。他不斷以“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標準,激勵自己、提高專業能力。不會的、不懂的,向領導和單位老前輩虛心求教,在崗位上一步步成長起來,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不斷發光發熱,成為了如今能夠獨當一面的應急管理工作者。
2019年,旌陽區應急管理局正式成立。在分管綜合協調股期間,馬東來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積極爭取落實各級抓安全生産工作的責任,耗費大量心血,制定了《德陽市旌陽區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産責任制實施辦法》《德陽市旌陽區深入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進一步強化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制度落實。通過自己的真抓實幹,順利完成了從安監局到應急局的轉型過渡,全區安全生産工作形成了處處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安全生産工作形勢穩定向好。
以責任為基,堅守安全底線
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面廣、量大、專業性強,且責任大、要求高,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把工作盡力做到萬無一失、精益求精?是馬東來在崗以來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他認為,做好安全工作概括起來就是三個字, “嚴”“細”“實”。所謂“嚴”,就是嚴格要求,嚴以律己、嚴以律企。所謂“細”,就是注重細節,工作要細心。所謂“實”,就是力爭實效。以責任為基,以細心作保,是馬東來的工作態度,更是他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寶錦囊。多年來,馬東來始終堅持關於安全生産與應急管理的一切事情都親力親為,把細心踐行于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為了守護全區企業安全生産,馬東來成為了“敢上天、敢入地,行走在懸崖邊上的人”。生産安全事故多發在危險部位、危險工段、危險作業環境,為查明事故原因,必須得深入險境。有一次,某項目突發高處墜落事故,事發點位在塔吊頂部,距地面約40米高度。為查明事故原因,他攀爬到40米高的塔吊頂部探查現場。個人安危此時在他心裏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更多的是對安全生産負責的渴望。還有一次,某企業突發坍塌事故,事發點位位於地下20米左右。為了儘快查明事故原因,他爬進了管徑寬1.5米的地下管道,前往坍塌點位探查。黑暗的環境,沉悶而稀薄的空氣,匍匐前進的每一步都遲緩而艱難。面對未知,人往往會産生害怕和恐懼,但是身擔重責,他必須毫不退縮。用他自己的話説,作為應急管理人,為了守護安全,必須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14年,5110個日夜,馬東來都是在責任中度過的。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他披星戴月,在一個個漫長的黑夜中守護著萬家平安。在單位,他是不知疲憊的“老黃牛”,但是在兒子眼中,他只是個不斷失約的父親。兒子高考失利,一句“爸,你工作很忙,就住在單位吧,沒時間就不用回家了,”讓這個多年剛強的男子漢不知所措,第一次偷偷紅了眼眶。對待工作,馬東來從不含糊;但是對待家人,馬東來卻有太多遺憾。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這個命題好像無解。馬東來覺得,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責任和使命在肩,他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將小我融入大我,用擔當兌現承諾,用行動書寫忠誠,彰顯責任擔當。
以服務為重,堅守人民安全
從事應急管理相關工作,不僅需要具備綜合性、全局性的能力和水準、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敢於奉獻的敬業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
馬東來是從基層走出來的。基層的工作經歷讓他更能體會百姓的艱辛與不易。讓工人們擁有安全舒適的作業環境是馬東來心裏的頭等大事。每當換季,還未到夏炎冬暖之時,馬東來就開始未雨綢繆提前部署了。防暑降溫、防寒冬暖,確保作業環境的合適溫度是首要的。比如在塔吊等缺少遮蔽物的作業環境,夏季炎熱,太陽直射強烈,極易導致身體疲憊情緒煩躁,工人工作時容易疏忽大意;在冬季的冷鏈業運輸中,天氣寒冷,氣溫極低,又易導致行動遲緩,增加事故發生的幾率。夏季作業環境中是否有空調保證涼爽,冬季是否對工人有保暖供暖舉措,這是馬東來走訪督查企業每次都要反覆強調、著重檢查的問題。雖然這算不上大事,但是安全工作環環相扣,必須事無巨細、謹慎全面。所以馬東來常常對年輕同事説:“人民群眾的安全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我們要有切身處地為他們考慮的思維。安全不是絕對的,但是我們要拼盡全力把風險預判做到極致!”
抓好監管服務,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是讓馬東來心心唸唸、夜不能寐的牽掛。旌陽轄區內有工業企業1327家,監管量大、面廣、任務重。2019年以來,在馬東來的牽頭下,立案查處事前違法行為31起,處罰違法單位31家,違法責任人員10人,行政罰款70.16萬元,案件查處率達100%。同時對150余家企業開展安全生産服務;組織154家企業申報安全生産標準化評審,通過148家,通過率96%,通過市局公示的達標企業148家。對全區41家非煤礦山、冶金、粉塵涉爆、液氨製冷、有限空間作業及典型事故企業組織專家及專業機構到府指導服務。目前,監管+服務的形式已固化為長效制度,形成了節日檢查、日常監管和“打非治違”的常態化機制。同時,馬東來認為,“監管人員也是宣傳隊,”普法在監管服務中對於安全意識傳達也有著關鍵的作用。2008年以來,馬東來重點組織開展了對安全監管系統幹部及各類生産經營單位的安全知識宣講100余場次,培訓1萬餘人次。
在安全生産監管執法的14年裏,馬東來用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殫精竭慮的工作態度讓他從企業眼中“安全生産的一把劍”變成了“安全生産的保護鎖”。他不斷嘗試“服務與監管並重、執法與普法並行”,從思想上改變企業意識、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全力做好執法者,當好服務員。許多企業從被動接受安全生産工作轉變為在安全生産工作方面主動作為,充分認識到了安全生産的重要性。這是馬東來職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張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