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和樂美 高原大歡唱丨阿壩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紀實

來源:美麗阿壩 時間:2022-12-21 14:23:40 編輯:翟未欣 點擊:
草原腹地,牧場上傳來陣陣聲響,那是牛羊在暖棚過冬;群山腳下,樹木褪去了綠粧,那是果木在等待新生。眼前,具有民族風格的新居整潔漂亮,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日新月異的城市,山水之間的村落,遼闊悠遠的牧場,歡樂的鍋莊跳起來,幸福的歌兒唱起來……一幅幅和諧美麗畫卷,記錄著8.42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阿壩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軌跡。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阿壩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高舉民族團結進步旗幟,高站位、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9年12月9日,阿壩州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標誌著“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目標首戰告捷。
團結和進步同在,榮光與激勵同行。2019年以來,阿壩州以獲得“示範州”命名為新的起點,不斷鞏固和深化“示範州”創建成果,奮力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心手相牽 唱響民族大團結
在壤塘縣尕多鄉昔郎村,村民甲母有一位幹部“親戚”叫施加忠,在“兩聯一進”群眾工作推進中,甲母成為了施加忠的聯繫戶。週末只要有時間,施加忠就到甲母家,帶著她打掃衛生、收拾家當,還自掏腰包為甲母家修電視、買坐床、打水井,引導她在房前屋後栽花種樹,美化環境。
耐心和暖心的舉動,溫暖了甲母。現在,兩人的關係已經從“聯繫人”變成“好親戚”,對“親戚”關心的事,甲母也變得熱心起來。她當上了村裏的保潔員,認真打掃村居環境,還積極響應號召參與治理管護草場裸露點。
在緊鄰壤塘的金川縣,這樣溫情的一幕幕也常常上演。今年秋天,金川縣俄熱鄉二楷村青稞迎來豐收,在金黃的青稞地裏,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俄熱鄉黨委政府結合“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組織鄉機關幹部、駐村工作隊走進田間地頭,大家高挽袖子、手握農具,與當地農戶齊心協力一道收割青稞。
回憶起幹部們忙碌的身影,村民英作她母滿是感激地説:“以前有知青下鄉搞生産,現在有幹部進村割青稞,卡卓卡卓(謝謝)。”
目前,在阿壩大地“走親戚”已成為一種新風尚。阿壩州堅持以“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為統領,全州3.5萬名黨員幹部與19.7萬戶農牧民群眾、292處宗教活動場所、近1.8萬名宗教教職人員建立常態化幫扶機制。通過到府認親,結對幫扶,了解各族群眾所思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點點滴滴的交往交流中增加感情、加強團結、不斷鞏固發展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架起了幹群連心橋。
幹群親如一家如一個縮影,展現的是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大局。如今,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溫馨畫面遍佈阿壩的每個角落。
厚生惠民 共用幸福新生活
走進金川縣二嘎裏鄉,集鎮街面乾淨又整潔。而説起曾經的二嘎裏鄉,“臟亂差”是留給大家最深的印象。但現在,當地群眾都不約而同地説:“變化大了,變化太大了。”
羅大富是土生土長的二嘎裏人,他在鄉上經營著一家五金店。近年來,他親歷了二嘎裏鄉的點滴變化。他説:“沒進行集鎮建設前,這條街道都是臭的,現在通過雨污分流、污水處理,環境變得乾淨又衛生。”
羅大富口中的污水處理是金川縣2021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範”工程,通過格柵預處理、化糞池、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等道道工序,對集鎮污水集中處理,最終達到排放標準,項目惠及集鎮周圍191戶群眾。
二嘎裏的發展變化,又成為阿壩州著力民生發展,為群眾謀幸福的生動縮影。一直以來,阿壩州堅持民生所望、施政所向、成果共用,高品質辦好各類民生實事,交出幸福民生答卷,民生福祉迎來新飛躍:
全州近1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0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3個縣(市)全部摘帽,取得了“提前一年整體解決深度貧困問題”的歷史成就。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通車通航“兩高速兩機場”,4G網路及有線寬頻接入100%覆蓋,縣域重點地區5G網路全覆蓋。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5人,在三州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級愛國衛生縣域全覆蓋。城鄉發展協調共進,在全省率先實現村級“農建工程”全覆蓋……
以人為本、人民至上,這一份份充滿溫度的民生投入,充實著阿壩州的民生“成績單”,阿壩各族兒女共用這幸福的甜蜜果實。
培根鑄魂 同心共築中國夢
成都市金牛區黑水籍流動黨支部有一支社區“石榴籽”服務隊,這支由社區流動黨員、熱心群眾及高校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隊伍,通過開展新時代黨的民族政策理論宣傳教育、精準服務各族居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實民族團結根基,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服務隊所在的成都市金牛區黑水籍流動黨支部,多年來更是一直踐行“石榴籽”精神,服務社區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協助支部所在街道開展社區便民服務、治安維穩、環境維護、法治宣傳教育等多個領域工作,平均每年參加社區發展治理100多次,居民矛盾糾紛調解服務活動150余場,營造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良好氛圍。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不只是這支社區“石榴籽”服務隊,阿壩州各族群眾同心築夢,不斷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長期以來,阿壩州堅持把保護和傳承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手段,頒布實施《阿壩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等,攝製完成170集口述歷史專題紀錄片,編輯出版《阿壩文庫》《中華羌族歷史文化整合》等,《辮子魂》《紅色土司》《阿壩一家人》等文藝作品斬獲大獎、反響熱烈,羌繡、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入選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切實增強了各族幹部群眾的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增強了中華民族認同感。
與此同時,州委州政府團結帶領全州各族幹部群眾在共同團結奮鬥中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共同繁榮發展中進一步提升幹部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現在,全州總體呈現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升、民族宗教和睦和順、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的良好局面。
民族團結的花兒最鮮艷,民族團結的果實最甜蜜。在阿壩,民族團結進步的樂章已奏響,和諧共進的旋律高亢響亮,各族幹部群眾休戚與共、攜手相助,正在共同奮力建設生態美麗、富裕小康、和諧幸福的現代化新阿壩。(姜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