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達古冰川管理局、南京大學、阿壩大九旅集團大冰川旅遊分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達古冰川動態變化觀測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達古冰川景區順利召開。
南京大學陳駿院士在南京以網路會議的形式致辭發言,表示:
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加速的國際大環境下,召開達古冰川保護、動態變化觀測與應對學術研討會和科研科考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必將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必將推動冰川保護提上重要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次有益踐行,並預祝研討會成功舉辦。
國際前沿技術“輻射製冷技術”已在冰川保護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南京大學團隊在烏魯木齊天山一號冰川的小面積實驗顯示其對冰川消融有顯著的緩解作用。因此,本次實驗計劃在前期的實驗基礎之上,在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支援下,對達古冰川的動態變化進行系統、全方位的觀測,並通過逐步放大、深入分析、長期考察,形成完整並系統的觀測、應對與保護方案。
會上,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許浩、騰訊碳中和高級顧問翟永平、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副校長閔錦忠教授、南京大學教授趙良、龐洪喜、柯長青、張效偉、副教授朱斌、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極地未來)董事長虎姣佼等專家分別就:《科技企業與碳中和》、《應對氣候變化:以人為本、科技創新》、《氣候變化漫談》、《二氧化碳礦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冰川與氣候變化研究進展》、《青藏高原東南部冰川變化的遙感檢測》《生物多樣性格局與環境變化》、《面向冰川保護的輻射製冷技術》、《中國首個冰川監測公民科學平臺建設情況及達古冰川冰川科普》作了系統、詳細的報告。
與會專家從多個角度分析了全球氣候變化及對冰川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格局與環境的影響,並且深入探討了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實現碳中和的可能路徑、科技企業與碳中和的關係。針對達古冰川加速消融這一緊迫性問題,南京大學光熱調控研究中心人員彙報了他們研發的新型輻射製冷材料及其應用在冰川保護方面的潛力,引起了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最後南京大學朱嘉教授做了研討會總結發言,希望結合各方力量、各自專業一起為減緩達古冰川消融做出貢獻。
達古冰川管理局文定清局長致辭,此次研討會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論的生動實踐,是破解當前景區生態旅遊發展難題的有益探索,旨在探尋景區邁向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達古冰川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建設”戰略目標和州委、州政府“一州兩區三家園”發展任務,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理念,圍繞擦亮“大冰川”品牌,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始終堅持“聚人氣、創品牌,精服務、強管理,抓創建、塑形象”的工作思路,以資源保護為重點,以市場拓展為突破,以規劃建設為支撐,以遊客服務為抓手,以隊伍建設為保障,全力建設冰川彩林國際旅遊目的地,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和國家5A景區。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達古冰川景區多次登上旅遊熱搜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其中,在邁點研究院最近獨家發佈的“2021年10月4A級景區品牌500強”榜單中,達古冰川排名進入全國100名。在河川型景區品牌指數排行榜中,達古冰川在媒體、點評、運營、MBI指數對比中名列全國第一。網紅打卡基地、婚紗攝影基地、影視拍攝基地、地學研學旅行基地、長征文化教學基地等逐步形成。
南京大學、南京資訊工程大學、騰訊公司和極地未來帶來了新材料、新技術,共同商討利用更加科學的材料,取得更好的冰川保護效果,持續開展科學研究,努力實現減緩冰川消融成績最大化。達古冰川將以此次研討會科研科考成果為指導,找問題、尋方向,不斷探索加快旅遊産業發展的新途徑、新辦法,全面助力阿壩州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實現新突破、新飛躍,積極依託“大冰川、大雪山、大彩林、大長征”等優勢旅遊品牌,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思路,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建設項目,尋找破解景區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技術,不斷提升景區旅遊發展的“含金量”,全力打造品質上乘、獨具魅力、包容廣泛、遊客嚮往的冰川彩林國際旅遊目的地,全面推動達古冰川轉型升級,為實現黑水文旅融合可持續長遠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研討會獲得了來自天津市極致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極地未來)和墨光新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等有關方面的支援。
達古冰川動態變化觀測與應對科研科考及研討,是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一次生動響應,與貫徹落實省州文旅發展政策相結合,與達古冰川科普研學旅遊相結合,是助推阿壩州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有效舉措。通過工程化設計,擴大項目覆蓋規模,將冰川保護項目落到實處,探索冰川動態變化觀測與應對的系統方案,實現真正的延緩達古冰川消融的目的,以尋求冰川保護與合理開發的耦合點,提升達古冰川在學術界的地位和産品品牌影響力,將達古冰川打造成為中國冰川“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典範。(鄒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