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縣通旅鎮樂陽橋村:提升生態宜居環境 打造鄉村振興美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08 16:28:10 編輯:邢春燕 點擊:

穿過農田阡陌,平坦的水泥路將筆者引向了樂至縣通旅鎮樂陽橋村。進入樂陽橋村,村道乾淨整潔,路兩旁鮮花爭艷,蝴蝶飛舞,一股迷人的花香撲鼻而來。放眼望去,蔚藍的天空下四處青山綠意盎然,一條碧綠的河水繞村而過,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交相輝映,一座座嶄新的農家小樓錯落有致,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一幅美麗鄉村田園美景鋪展開來,處處都是醉人的美景。
這裡就是位於川中丘陵地區,樂至縣、安岳縣與雁江區三個縣區交界處,坐擁“市級四好村”和“省級四好村”兩大名牌的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通旅鎮樂陽橋村。
近年來,樂陽橋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始終樹立“綠色+”的發展理念,牢牢抓住鄉村振興生態宜居這一關鍵,找準生態優勢與生態宜居發展的結合點,依託森林覆蓋面積大、生態環境好、水資源豐富等優勢,不斷提升生態宜居環境,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美景。
近60%的森林覆蓋率,奠定了樂陽橋村綠色底蘊的生態美色。多年來,該村歷屆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堅持生態立村不動搖,做活山水文章,以植樹造林為重點、以道路綠化為網路、以家園綠化為依託、以田園美化為點綴,緊抓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國家公益林建設、開墾荒坡等重點工程為契機,全覆蓋推進具有山水園林特色的點、線、面相結合的鄉村田園化建設。村莊綠化覆蓋率30%,群眾集中居住大院綠化覆蓋29%,分散居住綠化覆蓋率28.5%。整村綠化水準明顯提升,農村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初步形成協調發展的農村森林生態系統。
“原來的廁所還沒進去就是一股臭味,現在改成沖水式廁所基本沒有什麼臭味了!”通旅鎮樂陽橋村楊坤素滿面笑容的説。為提升群眾宜居環境,2019年樂陽橋村全面啟動了“廁所革命”,根據村情和群眾意願,全面推行“三格式”水衝廁所改造。目前已完成廁所改造210戶,戶用無害化水衝廁所覆蓋率達80%。
“我們樂陽橋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重點改善群眾人居環境,突出抓好住房等級提升、庭院綠化,目前,已經改造房屋65戶。廣泛推廣種植庭院瓜果,綠化美化的花草,以提升舒適宜居生活的幸福環境。”駐村第一書記、樂至縣稅務局幹部鄧俊説。
在鄧俊的指引下,我們走進樂陽橋村十二組李澤平農家小院,嶄新的房屋映入眼簾,室外庭院鮮花盛開,瓜果滿枝,室內乾淨整潔,天燃氣、熱水器、電視、冰箱、網路等設施樣樣齊全。
“我們原來十二社的房屋都是石板穿透房,一下雨就到處漏雨,公路也是泥巴路,真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好多時候下雨天根本出不了門,現在好了,黨的政策好,我們也修起了小洋樓,屋裏設施也齊全了,出門趕場還可以坐鄉村客車,特別方便。”李澤平自豪地説道。

“村裏的變化太大了,我們去年來樂陽橋村的時候,公路兩邊到處都是雜草、雜樹,現在公路兩邊全是五顏六色的鮮花,我們現在經常都來這條路上散步,空氣也好,一路還可以賞花觀果拍照”,在樂陽橋村的“四好”公路上,幾個路過的外地村民爭先恐後的説。
據了解,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振興,改善群眾宜居環境工作中,樂陽橋村在國家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援下,依靠幫扶單位和地方黨委政府,持續投入資金,全面開展人居環境和公共環境整治,修建村社水泥路20余公里,群眾出行條件明顯改善;安裝天燃氣165戶,大氣污染有效控制;安裝太陽能路燈400余盞,實現了夜間亮化;建成“千村示範”治污工程1處,鋪設入戶管網,生活污水得到無害化處理;實施危房改造65戶,村民住房環境明顯提升;建起了圖書閱覽室和“五點鐘書屋”,規劃建設了文化健身場、衛生室、開設了“幸福超市”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村規民約不斷完善,村民素質顯著提升,良好衛生習慣基本養成。2017年和2018年先後被評選為資陽市“四好村”和四川省“四好村”。
蒙溪河是沱江的上游支流,河水清澈,最深處可達10米,全長115.3公里,沿著樂陽橋村蜿蜒流過,滋養著世世代代樂陽橋村村民,被樂陽橋村的老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樂陽橋村以蒙溪河為突破點,守住生態底線,充分發揮河流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先後投資70余萬元修建提灌站2處,修建管網3000多米,保障生産農田450余畝、撂荒地復耕90余畝、陡坡地治理80余畝,發展雜柑550余畝。蒙溪河豐富的水源優勢還引來業主來村發展基圍蝦、西瓜、小龍蝦等特色種養殖項目,這些項目每年年均總收入超過100萬元,帶動了周邊近100戶村民增收近2000元。
樂陽橋村第一書記介紹説,今後,樂陽橋村還將繼續在生態宜居下功夫,補齊短板,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把家家的入院路、入戶路都修通,按照上級農家小院的標準,不斷美化環境,全面發展庭院經濟,繼續抓住好生態宜居這個關鍵,以蒙溪河為切入點,大力發展“一河兩岸”産業觀光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讓群眾的各項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雷程琳 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