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鄉第一個帶頭種植芒果的人,如今就是要讓全國最晚熟的‘晚熟芒果’這個品牌,越來越響亮,讓大家的日子由此越來越甜!”11月9日,攀枝花市仁和區務本鄉葩地村黨支部書記、48歲的吳紅林,在談到推進鄉村振興這個話題時,深有感觸地説。
帶頭走對了路子 心裏很欣慰
推進鄉村振興,産業是關鍵。務本鄉從1997年種植第1畝芒果開始,如今已經有3.5萬畝芒果,去年産值總收入近1億元。這裡的芒果,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全國最晚熟的芒果,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還有芒果可賣。二是在晚熟芒果中,凱特品種的果形好、甜份足、個頭大,有的達七八斤一個,一句話就是品質最好。
時下,務本鄉的芒果已經陸續成熟。40歲的江西人江建洪,在務本鄉收芒果來賣,已經有16年了。他笑著説:“這裡的芒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好賣,價格高也好賣!幹到60歲,我依然要在這裡收芒果來賣!”他一個人,每年在此收芒果的量,約是50萬斤,他是嘗到了“甜頭”的經銷商之一。
作為全鄉第一個帶頭種植芒果的人,吳紅林對帶頭髮展好這個産業,可謂深有感觸。他表示,當初包括一些老共産黨員在內,都覺得還是種玉米、麥子、水稻好,不看好種芒果,覺得種多了的話,就會爛在地裏面賣不掉,要後悔。但是,吳紅林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自己是共産黨員,就該換換思路,帶頭探索産業發展之路。
“1997年,我帶頭種了一畝。1999年,我帶頭擴大規模種了20畝。2011年,大家看到我先前種的1畝芒果開始産生了好的效益,大夥兒就開始跟著我種芒果了!如今,漫山遍野都是芒果,當初那些老共産黨員,對此都覺得吃驚,現在,他們早都成了種植大戶了!”回顧芒果的種植歷程,吳紅林覺得自己帶頭選好了路子,走對了路子,心裏很是欣慰。
芒果能當“飯”吃 日子越過越“甜”
葩地村80余歲的老共産黨員宋哲祥説:“當初,我覺得芒果不能當飯吃。如今,我一大家人有40畝芒果地,去年賣了50萬元。芒果當然能當‘飯’吃,日子當然過得甜哦!大家都覺得,沒有那些芒果樹,就沒有這樣的好日子!”
劉朝勇、楊正華當初幫吳紅林幹活,看到吳紅林的芒果賣得好,就跟著種植,如今早就是種植大戶了。楊正華在吳紅林這裡學到技術後,如今還到鹽邊縣的紅格鎮,承包山地,種植了100余畝芒果,早就發家致富了。
“從內心説,我們十分感激吳紅林這個帶頭人,因為有黨員帶頭髮展好晚熟芒果這個産業,大家的日子才越來越好!”種植大戶何宗澤前年的芒果一共賣了180萬元,一家人很是高興。
據悉,僅在葩地村400余戶農戶中,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農戶就有200余戶,達到50萬以上的農戶有40余戶。在28名黨員中,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就有20個,在30萬以上的就有6人。住小洋樓,開小轎車的農戶,至少有一半以上。“以前的日子,苦!現在的日子,説實話,有時覺得比城裏人還安逸!” 何宗澤説。
凸顯全國最晚熟“晚熟芒果”品牌是當務之急
“黨員是帶頭人,就是在種植上帶頭,在技術上帶頭,在銷售上帶頭,‘晚熟芒果’這個品牌,讓大家覺得是越來越甜啊!”黨員徐小兵、徐世貴説。據他們介紹,務本鄉的晚熟芒果,主要銷售到海南、浙江、上海、湖北、遼寧、廣東等地,在超市的銷售價格比零賣的高。
“今年,芒果的産量比去年接近多了一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價格較低。但是,我們仍然是增産、增收。這主要得益於黨員幹部帶頭努力,各方面引進經銷商來幫助銷售。”務本鄉的晚熟芒果,為啥有名?吳紅林表示,實踐證明,“海拔1300米”是關鍵的第一個好條件。二是土壤、氣候很適合。三是在技術培訓上,區委黨校新農民學校和市農科院的專家,出了大力氣。四是村兩委的黨員幹部一直在探索市場,幫大家找銷路。
吳紅林表示,為了讓群眾感受到“晚熟芒果”越來越 “甜”,日子越來越好,下一步就是要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村黨支部和黨員要進一步搞好技術培訓、探索發展好新品種、打造好品牌、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好市場、發展好深加工,同時也要搞好致富後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比如,設計好統一的包裝,申請好商標,凸顯全國最晚熟的“晚熟芒果”的品牌,就是當務之急!(滕德銀 邵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