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陽照耀大地,站在已修復完成的攀枝花市萬聖欣天保石材廠的礦山上,坡面排排整齊的三角梅迎風搖擺,綠中帶紅與藍天白雲相互映照,身臨其中,讓人心曠神怡;順著道路下行,路邊石料呈臺階式有序存放,並明標採礦權標識牌、待加工石料存放處、綠色發展等標牌,道路兩側綠化也是讓人賞心悅目,這標誌著西區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取得長足進步。
西區是一個典型的老工礦區,因歷史上部分礦山企業開採不規範,而導致生態破壞,雜草不生,遂成為礦山環境整治的硬骨頭。
曾經,這裡也是開採出的礦石、棄土零散、混亂堆積,採礦權標識標牌設置不規範等。“今年以來,我們秉持‘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的理念,聚焦‘減量化、集約化、生態化’方針,在荒山、廢礦堆上覆土綠化。這些三角梅的成活率都很高。”11月4日上午,攀枝花市萬聖欣天保石材廠負責人稱,這樣的生態修復方式既方便了企業,也惠及了群眾,目前已為3000多平方米礦山重新披上綠衣。
攀枝花市萬聖欣天保石材廠的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只是近年來西區實施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的一個縮影。
“堅持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格落實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終身追究等制度。加大生態環保監管執法力度,提升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攀枝花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未來的5年,實施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更加優美宜人的生態環境。“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力實施生態環境提升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八大戰役’,健全污染防治體系,確保細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空氣優良率穩步提升。”在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上,也明確提出,打造生態文明新標桿,持續鞏固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生態環境,建設更美的綠色生態家園。
礦山生態修復是打造更加優美宜人生態環境的重要部分。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西區堅持鐵腕治污,採取“多點控線、線連成面、多措並舉”方式,按照“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要求,明確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綜合整治排查要點,落實責任主體。採取包抓責任制度,實行主要負責人負責礦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實施關停取締、整合重組、修復治理、規範管控。明確礦山綜合整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推動全區規範有序開採。經過不懈努力,攀枝花市萬聖欣天保石材廠、攀枝花市豐華礦業公司龍洞塘家灣石灰石礦等11個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部分被損壞的山體已重披綠衣。
據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西區分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區不斷加大礦山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完成生産及在建礦山生態修復面積186公頃,累計投入資金2.97億元;完成關閉及廢棄礦山生態修復266公頃,累計投入資金1.25億元。
“我們一直按照‘誰治理,誰受益’原則,不斷探索將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與土地開發、旅遊、種植等産業融合,努力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多方參與’的礦山治理模式。”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西區分局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對生態修復區排查,強化科學復綠,保證樹苗存活率,防止礦山環境綜合整治出現“死灰複燃”的問題。同時,深入推進“查改治建”工作,徹底整治頑疾;深刻剖析産生根源,抓快建立礦山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