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灣區積極探索“理論+實踐、集訓+送教、基地+研發”的新路徑,推動幹部培訓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
理論+實踐,學以致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為幹部夯基打礎、充電提能。緊扣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分層分類實施治蜀興川執政骨幹、科級領導、青年幹部等培訓。舉辦“沫若大講堂”,變講學為研學。鼓勵因“才”施教,開展“講師PK”,激發教學活力。依託工、農、文、旅等資源稟賦,創新開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業綠色發展”“抓黨建促振興”等特色課,累計培訓400余人次。
集訓+送教,分類施教。細化資源配置、靈活課程設置,增強培訓實效。探索“小班培訓”模式,控制每班不超50人,將現場教學、調查研究的比例提高至30%以上,培訓實效獲得提升。用好“1+4”初心研學基地等郭沫若紅色資源,舉辦“四史挑戰賽”、詩詞黨課,引導幹部做深黨性研學,傳承紅色基因。選拔100余名“專家講師”“草根老師”,組建理論宣講團,通過“巡迴黨課”“功能表黨課”等方式實施“送教”講學。
基地+研發,多管齊下。推進黨校分類改革,強化幹訓主陣地作用。成立工作專班,盤活國有資源,打造綜合性黨校培訓新基地,補齊沙灣幹部教育培訓短板。打造産業發展“模板”教學點、“小個專”黨建示範點等現場教學點20余個,提升教學點位支撐。聯合黨校、鄉村振興學院,參照《沙灣區新時代基層幹部主題培訓行動計劃》,完善幹部教育培訓課程和教案,形成教育培訓計劃20項30期,涉訓幹部達1890人次。(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