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兩季,紅嘴鷗等候鳥都會準時沿著固定路線往返于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飛越千山萬水,跨越很多國家,行程數千公里。今年紅嘴鷗與五通橋的完美邂逅,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近日,五通橋區電視臺在樂山市檢察機關保護野生動物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專訪檢察幹警丁華。丁華介紹:這是1985年五通橋區建區以來紅嘴鷗第一次來,紅嘴鷗是水鳥又名水鴿子,主要以魚類、蝦類等為食,是國家規定的有益的、有價值的、有科學研究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為“三有”野生動物,據我國《刑法》有關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三有保護動物20隻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司法機關不僅要追究刑事責任,而且檢察院還要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並追究生態修復責任。
近年來五通橋區紮實開展環境保衛戰,不斷壓實的河長制責任和沿線禁漁、岸線治理、截污等重點工作,努力實現“讓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水質清澈的岷江,晴朗湛藍的天空,為紅嘴鷗停留提供了絕佳的外部環境,為它們覓食生存提供了便利,廣袤的水域,也成為躲避干擾和天敵的港灣。
丁華結合生態檢察工作職能,以案釋法,講述了近年來檢察機關辦理的非法捕獵、出售野生動物典型案例,宣傳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普及野生鳥類知識,呼籲廣大群眾身體力行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製品;發現狩獵野生動物的行為及時舉報。
最後丁華對紅嘴鷗棲息提出建議:一是公民文明觀鳥,與紅嘴鷗保持安全距離;二是不要干擾紅嘴鷗棲息地,比如向紅嘴鷗棲息地扔東西;三是保護棲息地衛生。
為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五通橋區檢察院與區自然資源局建立野生動物保護機制,形成保護合力。2021年11月30日接到群眾反映牛華鎮中華村5組一農戶發現一隻受傷的天鵝。立即同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趕往牛華鎮中華村5組農戶家中。經初步鑒定,該只受傷動物屬於雁形目鴨科天鵝屬的鳥類—天鵝,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檢查該只天鵝翅膀和嘴基有明顯的擦傷,隨後檢察院和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將受傷的天鵝送到樂山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救助,待天鵝傷勢痊癒後將其放生回歸自然。(漆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