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犍為縣羅城鎮由原金石井鎮、羅城鎮、南陽鄉合併而成,位於犍為縣東北部,幅員面積146平方公里,總人口7.1萬餘人,轄22個村,4個社區,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百強中心鎮建設試點鎮,轄區內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船形街。
近年來,羅城鎮始終把基層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聚焦“人才、服務、環境、産業”等要素,紮實開展“黨建聚力、服務惠民、産業賦能、美麗宜居”四大行動,有力推動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開展“黨建聚力”行動 匯集基層治理“生力軍”
配強“兩委”班子。完成22個村4個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下派2名年輕事業幹部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回引18名優秀返鄉農民工進入村兩委,2名社區工作者進入社區兩委班子,全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實現“一肩挑”。
建強基層組織。成立四維城、團結柑橘等“兩新”黨支部8個,推行“兩新”黨組織黨書記與專合組織負責人交叉任職,將社區治理、柑橘種植、生豬養殖等領域的能人黨員36名納入“兩新”黨支部管理,立足“兩新”黨支部功能定位新發展黨員3名。
培育“鄉土專家”。圍繞柑橘、茶葉、水産等主導産業,充分挖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260余名,納入“鄉土專家”人才庫管理,組織農戶開展理論講授+田間操作實用技術培訓10余期,分層分類指導全鎮産業發展。今年,1名鄉土專家被評為“四川省十佳村官”。
開展“服務惠民”行動 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搭建服務平臺。合理確定建制調整後鎮村辦公駐地,在撤並鄉鎮保留便民服務代辦點。有序推進黨群陣地擴能提升,全覆蓋建設村(社區)“1+6”標準的黨群服務中心26個。高品質完成船形街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親民化改造,船形街社區成功創建省級基層治理示範社區。
優化服務流程。下放農機補貼申請等26項代辦事項和城鄉居民參保登記等12項村級直辦事項辦理許可權到村,實現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組建“村小二”代辦代跑服務隊伍,發放便民服務“連心卡”2.4萬餘張,實現一個電話“到府辦、代幫辦”。
延伸服務觸角。孵化本土社會組織“四維城”,發展志願服務團隊10余支,構建起“1+N”志願服務體系,開展文旅服務、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100余場次。組織鎮村幹部常態化開展“問政日·農門説事”“無會日·走村入戶”“趕場日·街頭納諫”等系列活動,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38件。
開展“産業賦能”行動 注入綠色發展“源動力”
發展農業産業。集中連片發展茶葉5000余畝,建成“涼廳子茶旅融合産業園區”和涼廳子“萬頃茶浪”示範帶。打造“中國橘子小鎮”,種植優質柑橘4萬餘畝,成功註冊“金石井柑橘”國家地理標誌集體商標。發展特色水産養殖8000余畝,二龍水産養殖場榮獲農業農村部“優質水産示範場”稱號。
打造旅遊業態。以“文旅興鎮、文旅立鎮”為目標,成功創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依託“麒麟燈”“蔡氏武術”,建成“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體驗基地”。結合民俗、飲食、建築等傳統文化,舉辦花季之旅、柑橘文化旅遊節等特色主題活動80余場次,接待遊客500萬餘人次。
壯大集體經濟。制定《羅城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規劃》,堅持“一村一策”,通過發展産業、盤活資産、入股分紅、勞務服務等形式增加農民收入。爭取省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500萬元支援5個村發展集體經濟,形成“強帶弱、共發展”的良好局面。
開展“美麗宜居”行動 擦亮鄉村振興“新底色”
完善基礎設施。紮實推進農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工程,新建和改建住房881戶,實施地質災害搬遷127戶,易地搬遷126戶,風貌改造住房295戶。抓好鎮村組路網建設,實施路面黑化改造19公里,新建村組道路62.2公里、旅遊環線公路32公里,道路加寬31.6公里。實施新店水庫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水渠建設58公里,完成5個村農網改造和10個村低電壓治理。
開展環境整治。推進“四清四拆”工作,拆除廢棄房屋、殘垣斷壁、違建等118處15900平方米。紮實開展“五清行動”,劃分責任片區26個,推行“1+1+1+N”工作機制,落實聯村幹部、村常職幹部、組長、黨員群眾包乾負責點位,治理環境問題100余處。
提升鄉風文明。強化村民自治,因地制宜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大力整治婚喪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加強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組建“夕陽紅”“古鎮旗袍隊”等文藝隊伍26支,開展文化活動100余場次。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全國文明鎮復查順利過關,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村1個、市級文明村2個,縣級以上文明村佔比達100%。(犍為縣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