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沙灣區:支部領辦專合社 托起村民小康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1 11:21:59 編輯:王衛東 點擊:
自樂山市沙灣區在全市率先推行村級集體經濟“脫空”工程以來,四峨山村依託當地“梯田”資源,通過黨支部領辦專合社、創建品牌育龍頭、扶貧車間辦進村,延長大米産業鏈,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先後獲得省級衛生村、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樂山市特色村、沙灣區四好村等殊榮。2020年,村集體年收入11.5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萬元。
支部建在産業上,凝聚發展大合力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曾經的四峨村因歷史遺留問題,矛盾突出,幹部不敢作為,黨員群眾意見很大。2016年村級換屆之際,退伍回鄉的鮮正祥成功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組建了新老搭配的村“兩委”班子,並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引領作用,挨家逐戶走訪收集意見,進行政策引導、組織協調,引導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層層統一思想,把群眾發展的決心凝聚起來。組織村“兩委”幹部、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外出考察取經學習經驗,同時抓住成都資訊工程學院在四峨山村建立氣象觀察站的契機,開展校地合作,並依託高校科研資源優勢,為四峨山村帶來優質的水稻種子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就此,全村上下一心,形成了發展集體經濟的廣泛共識和強大合力,四峨山村集體經濟發展由此拉開序幕。
盤活“大米”育龍頭,充實集體錢袋子
近些年來,包括四峨山村在內的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部分稻田管理不佳,造成産量下降。面對這一狀況,為做大大米産業,村黨支部在徵求黨群意見的基礎上,決定成立四峨山集體經濟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村幹部和黨員率先帶頭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做給群眾看、引領群眾幹,讓群眾打消疑慮,紛紛把閒置土地流轉合作社入股。不到一年,全村共流轉400畝土地發展大米集體經濟,輻射帶動450戶農戶參與大米種植,促進四峨山生態大米向規模化發展。同時,村黨支部結合本地“四峨梯田”資源優勢和特色農耕文化底蘊,成功創建“四峨印象”品牌,推出高山梯田生態大米,作為沙灣區第一批網紅農産品,創下全區“雙十一”銷售冠軍,被樂山日報頭版頭條報道。通過做活大米産業,還帶動了當地芋頭、花生、雞蛋等大批綠色農産品進城,讓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扶貧車間辦進村,拓寬群眾致富路
“四峨印象”大米的品牌和訂單有了,如何延長産業鏈成了擺在面前的困難。隨著四峨山村被納入村集體經濟扶持發展試點村,村黨支部通過“四議兩公開”,利用省級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建設“四峨印象大米扶貧車間”,購置全自動化大米烘乾、加工生産線,實現年加工銷售200余噸,預計年收益24.5萬元。並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水稻1200余畝,達到年産約450噸,並集“種植一收購一加工一銷售”為一條龍的産業鏈,大大提升大米産品附加值。與此同時,合作社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確定收購價格,實施保底收購,形成了穩定的購銷關係。加工廠除收購、加工本地大米外,還收購周邊村社農戶種植的生態大米,增強了集體經濟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預計從2021年起,每年産生集體經濟效益達20余萬元。(沙灣區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