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積極探索社區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抱團式發展、融合發展、牽引發展三種模式,提升社區自我服務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
抱團發展模式。社區與周邊村(社區)聚合資源優勢,聯合抱團發展。位於峨眉山核心景區的天景社區、報國社區與黃灣其他6個村抱團發展,考慮到鎮內酒店民宿數量較多,確定民宿用品洗滌産業項目,共同投入300萬元啟動資金購買設備,開展運營,項目每年預計收入30萬元。
融合發展模式。盤活轄區內資源、結合古鎮旅遊需求探索融合發展的路子。青龍社區位於羅目古鎮,社區“兩委”立足社區服務定位,確定打造配套服務設施項目,利用閒置土地打造停車場,既解決了遊客“停車難”問題,每年增加了社區經濟收入4萬元。
牽引發展模式。將社區經濟發展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水準的“助推器”,提供“經營類”低償服務。峨山街道馬路橋社區地處景區門戶,社區“兩委”以街區治理為牽引力,成立峨眉山市馬路橋服務有限公司,創新“社區+公司+居民”模式,按每平方米5元標準收取商戶出店經營服務費,由公司統一劃定擺放區域、統一標識、營造美食街氛圍,並全天候為街區商戶提供日常維護和服務,年收入達32萬元。
同時,峨眉山市出臺村級集體經濟“1+3”配套政策,村幹部可按集體經濟收入比例提取一定激勵報酬,社區可參照執行,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發展經濟的內生動力,讓幹部從“被動發展”“被動接受”向“主動發展”“主動爭取”轉變。(張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