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探索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提能行動”,著力靶向消除民族地區村幹部文化偏低、能力較弱等問題。
“定向性”甄別,嚴把選人關。注重將“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作為選拔的重要標準,通過“自願報名+鎮村推薦+組織審核”的方式,層層篩選239名村常職幹部、村民小組長、村級後備力量參與行動,預計實現大專及以上學歷村幹部佔比62.8%,同比增長105.2%。突出學歷提升的政策導向性、精準性,著重將參與行動名額向鄉村振興示範鄉鎮、重點村傾斜,依託政策、人才、技術的集聚形成“特定點位”的噴涌式突破,為全縣鄉村振興大局注入源頭活水,以點帶面實現全面振興目標。
“訂單式”培養,嚴把教學關。依託樂山開放大學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貼合學員崗位實際,“量身定制”培訓計劃,設立中高銜接、專科、本科3個班次,農村區域發展、農村行政管理、農村經濟管理3個專業,分層分類打造彝區“鄉土教程”,將專家面授、實地考察、網路自學等教學模式有機結合,有效解決村幹部學習層次偏低、知識獲取途徑不暢、鄉村振興知識匱乏等問題,著力打造一支鄉村實用人才充足、專業人才門類齊全、重點領域人才結構合理的全域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匯聚的良性迴圈。
“立體化”管理,嚴把效用關。縣委組織部與樂山開放大學聯合製定《學員管理規定》,創新“班主任+班幹部+各鄉鎮小組長”的分級管理模式,增強學員紀律性。引導學員將所學所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由鄉鎮分管領導結合學員對全縣“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産業強縣”發展定位的思考和所在村組織建設、産業發展等方面變化,每學期作出綜合性評價,學用相長,確保學習實效性。對按時取得相應學歷證書的村幹部,縣級財政撥付110余萬元進行分類補貼,同時將學習表現優異的村幹部納入村級遞進人才名冊,切實增強學員學習主動性。(董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