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五建五促提升社區治理新成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8-20 10:47:46 編輯:王衛東 點擊:
2020年以來,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全力推行社區治理新模式,聚焦改革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制機制,推動城鄉社區治理提檔升級,圍繞“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新場景”社區治理目標,全面推進建機制、建隊伍、建陣地、建平臺、建細胞“五大行動”,探索形成五建五促治理模式、“12345聯動機制”等社區治理經驗。
建機制 促社區治理格局不斷優化
創新五級聯動工作機制。創新構建“區級—街道—社區—小區—樓棟”五級治理體系,全區55個社區全部建立了社區黨委,下設216個小區黨支部和1658個樓棟黨小組,建立了8個社區書記領航工作室,推動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在社區縱向到底、動態延伸。
推行外部資源連結機制。在全市首個成立嘉州社區發展基金。創新駐區單位同駐共管工作機制,形成區域化大黨建格局。牛咡橋社區建立“社區呼叫、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將過去的“臟亂差”地區打造成集黨建、法治、禁毒、科普宣傳于一體的“標桿型”陣地。柏楊社區積極連結轄區銀行資源,合作開展一週一小區便民服務活動,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建隊伍 促多元共治能力不斷增強
組建社會組織隊伍。根據社區居民現實需求制定差異化需求清單,對接梳理出居家養老、婚姻家庭等七大類特色服務項目,2021年孵化培育樞紐型社會組織1個、服務型社會組織5個,引入12個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服務150余場次,涵蓋3.6萬餘人次,為特定群體提供困難救助、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等常態化、主題式的社會工作服務。
組建志願者服務隊伍。組建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古城守護人志願服務隊、益企聯盟社區愛心商家等社區志願服務隊以及春華新居、五洲漢唐等小區志願組織共計800個、志願者12.35萬人。推行社區服務“時間存摺”制度和養老服務“愛心時間(工)銀行”,建立“付出、積累、回報”的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機制。
建陣地 促社區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打造社區公共服務平臺。依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統籌建設功能完備、互聯互通的“睦鄰空間”,打造可進入、可參與的社區生活新場景,對21個社區服務陣地進行了改造提升。
打造社會工作服務陣地。建設“街道—社區—小區”三級社工站,通過街道統籌、社區落地、小區連結,整合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力量,激活調動各類資源,社區服務有效提升。
打造便民服務綜合體。建成3個市民服務綜合體——心連心鄰里中心,推動168項審批業務和30余項民生事務下沉鄰里中心具體辦理,實現群眾辦事“一站式”服務。首批投入使用的鄰里中心面積近7000平方米,集便民服務、養老服務、社會組織服務、市民健康管理、殘疾人康復、社戒社康于一體,為居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未來還將繼續在每個街道建設心連心鄰里中心綜合服務體。
建平臺 促群眾參與熱情不斷激發
搭建議事商事平臺。在中心城區搭建“議事廳”等居民議事場所22個,為居民議事、溝通交流、開展活動、鄰里交往提供了平臺,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助推社區形成崇德向善、鄰里和諧的良好氛圍。
搭建便民服務平臺。在通江街道建立了“和美通江”線上平臺和“黨群議事堂”等4個線下平臺。在海棠街道建立了“嘉州義倉”公益慈善平臺、“安家租客”惠民平臺、“樂業嘉苑”就業平臺、快遞超市便民平臺和“樂遊嘉州”旅遊服務平臺。在綠心街道建立了養老服務線上線下平臺和科普體驗實體平臺。
搭建群眾參與平臺。組織開展首屆“金點子”創享大賽、公益微創投大賽,受到社會廣泛好評,一週時間徵集助力社區治理金點子103個、社區微創投項目32個。10個社區微創投項目進行了實施和評選,加大了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團體、居民對社區的認可感和支援力。
建細胞 促小區管理水準不斷提高
黨員帶頭深耕小區微治理。在物業小區探索構建“小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議事決策機制和重大事項支委會前置審議機制,實現黨的領導與居民自治有機融合。運用“黨員+”凝聚社區治理能量,組織發動黨員站出來、部門沉下來、群眾動起來,及時解決社區居民迫切關心的基礎設施、水電管網、社會治安等6類問題。
自管委牽頭老舊小區治理。探索構建“自管委”服務模式,在無物業老舊小區成立自管委680余個,推進小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百諾園小區等老舊小區由“自管委”牽頭,通過民主協商制定了《小區自主管理手冊》,對小區衛生、車輛停放等進行規範,小區環境更加有序,居民更加和諧文明。(何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