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歷史 面向未來——讀《中華羌族歷史文化整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4 21:42:48 編輯:劉婷婷 點擊:

本書的編委會策劃領導者精心安排,抽調力量,組織了包括顧問、分卷主編及團隊,審稿專家等在內的龐大隊伍,其中既有成果斐然的著名學者,更多長期從事羌文化研究的本民族專家。12位分卷主編分別在各領域造詣精深,大家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辛勤工作,一絲不茍,齊心協力,將《整合》編輯成為羌族歷史文化權威文獻、經典作品和歷史工程。
《中華羌族歷史文化整合》排列第一的是《羌族史略》卷,主編為耿少將先生。耿先生早年畢業于西南民族學院(今西南民族大學)歷史系,在阿壩州黨政宣傳文化部門工作的同時,一直堅持羌族歷史文化的學術研究。2010年,耿先生更是推出其洋洋大觀的代表作《羌族通史》,在冉光榮等先生《羌族簡史》《羌族通史》已有成果上,進一步爬梳史料,考證史實,歷時數年得以完成,字數達77萬,飽含心血,是迄今最為全面詳實的古羌人歷史研究著作。這對編輯《羌族史略》而言,既是很好的基礎,也是一種挑戰,需要有新的突破。《羌族史略》認真地予以處理,按照體例字數等要求,總體採納《羌族通史》基本架構、文獻和觀點,同時大幅壓縮調整,減除了西夏党項羌的專題介紹,側重於岷江上游地區羌族介紹,並增加了當代羌族發展概況的比重以及“5.12”地震災後重建等內容,條分縷析,簡明扼要而又重點突出,對於讀者了解羌族歷史發展簡況較為便捷,其餘各分卷在敘述古羌人和現代羌族歷史文化關係時也大多采納這種結構模式。

《羌語言文字通覽》由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黃成龍主編,全書共八章,首先對羌語歷史概況,從史籍所載各地古羌語,羌語的係屬分類及其分佈,建國以來羌語研究成果等予以梳理,同時介紹了羌族文字的實際情況,古羌各支系曾創造使用多種文字,如党項羌所創制的西夏文,而岷江上游和涪江流域的羌族除了釋比“刷勒日”圖畫符號外,沒有系統的傳統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才逐步創制試行《羌族拼音文字方案》,進而從語音、詞彙、語法、方言、羌語的保護和搶救以及羌語文有關重要論著評介等角度系統論述,客觀實用,一目了然。
《羌族民俗》卷由本土著名作家葉星光主編,我與葉先生認識已久,他曾供職于阿壩州地方誌辦公室,參與了《阿壩州志》的編纂和縣誌、部門志指導工作,後又長期擔任報社記者,在採訪工作同時,從事小説、影視戲劇文學創作和民俗文化研究,著述頗豐。因而此書寫來可謂得心應手。全書共分十章,從古老的神農嘗百草開始,寫羌人的採擷活動,結合原始先民習俗與自然崇拜,突出其悠久歷史,感恩敬老、分配、議話等民俗文化根脈延續的傳統和特徵,頗具典型意義。進而對狩獵、遊牧、農耕過程及日常生活、節慶禮俗等逐一介紹,最後對羌族信仰禁忌、建築和商貿活動中的習俗也予以簡介,全面深入,詳略得當,同時寫出了羌族所具有的包容和與時俱進,不固步自封的民族性格,這些都有助於相關民間習俗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