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國慶開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01 17:17:02 編輯:劉婷婷 點擊:
中國網訊(王昱霖) 10月1日,伴隨國慶“黃金周”的來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重磅展覽《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在孔明苑展廳正式開幕。該展覽為武侯祠的常設展覽,從初創、設計到實施,歷時八年,匯集武侯祠和四川省博物院、襄陽市博物館、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成都永陵博物館、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單位的200余件(套)精品文物,力圖通過以文物為核心的講述,勾勒那個英雄輩出、逆流而上的時代和劉備、諸葛亮兩位歷史文化名人的交匯軌跡和曠世傳奇。 

填補國內歷史文化名人特展空白
《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從初創階段,就確立下圍繞兩位歷史文化名人的人生軌跡搭建展覽線索的定位,展覽通過“亂世浮沉·以待天時”“君臣共濟·蜀漢立國”“興復漢室·鞠躬盡瘁”三個部分,在歷史主線的脈絡下,展現劉備、諸葛亮各自生平,既有劉備從半生創業的艱難、武擔山祭天稱帝的鼎盛到夷陵之戰兵敗隕落的遺憾,也有諸葛亮從隱居南陽、三顧茅廬後出山扶主、白帝托孤、南征北伐到星落五丈原的傳奇人生,將二人亂世相逢、共敘經緯的細節突出表現,更傳播出厚相結納、忠信節義的優秀傳統文化品格精髓,填補了國內尚無劉備、諸葛亮兩位歷史名人特展的空白。成都武侯祠作為國內現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廟,將這一展覽作為常設展,更是烘托著“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的氛圍,別具一番古今輝映的意味。 

精品薈萃  吉光片羽訴説千年
三國雖只有不到百年的時間,卻是一個革故鼎新、秩序重構的時代,社會面貌雖洪波涌動,卻無法阻擋英雄人物千古傳頌的潮流,更在激蕩中見證著漢文化圈和中華文明在多元一體的結構下蓬勃發展。
展出的武侯祠博物館藏東漢灰陶説唱俑,表情生動活潑,張口大笑,動作詼諧誇張,上身袒露,右手執鼓槌高揚,樂趣天成,極具藝術感染力。説唱俑又名“俳優俑”,指以古代用言語、舞蹈、滑稽的表情和動作來逗笑取樂的藝人為模型製作的人物俑,在四川地區多有出土。兩漢時期,四川資源富庶,發展穩定,人民安居樂業,説唱俑笑容的背後,便是天府之國人們樂觀浪漫精神的再現。
説唱俑的旁邊為一株武侯祠博物館藏漢代搖錢樹,高度幾乎達到180釐米,底座為陶制,主幹和枝葉用青銅澆鑄而成,枝葉上裝飾有鳳鳥、仙人、瑞獸、銅錢等紋樣,表現著祈求財富、平安和升仙長生的寓意。搖錢樹是西南地區兩漢三國時期的特色器物,目前已知出土的數量不到200株,四川則是出土數量最多的地區。時光倒回,當時的人們把永生的觀念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帶入地底,觀其樹搖曳生姿,社會生活的點滴便浮現眼前。 

西元221年,劉備稱帝于成都武擔山之南,並建都于成都,後修建蜀漢宮城。在漢代,大型建築的地面往往用磚鋪砌,起到防潮、防滑以及美觀等功效。在天府廣場東北側、今四川大劇院附近一帶,曾發現大量鋪地磚,在踏面上模印了紋飾,還有“富貴昌”“爵祿尊”“宜宮堂”“壽萬年”等吉祥用語。考古人員認為這是蜀漢時期的一處高等級建築,可能就是蜀漢皇宮。本次展覽展出此遺址出土的“勿相忘壽萬年”鋪地磚和“宜宮堂宜弟兄”鋪地磚,不僅表達了追求長壽、吉祥、圓滿的美好願望,還作為宮城的一部分,供人想像蜀漢皇宮曾經的面貌。
文物承載的除了厚重深沉的歷史,還是歷史文化名人傳播力影響力的體現。展覽中展出的武侯祠博物館藏東漢四耳蹲蛙青銅鼓,整體作覆釜狀,鼓面中心飾太陽紋,鼓面邊沿一週等距排有六隻青蛙,其中有三隻背上各背一隻小青蛙,造型生動優美。西南地區的人民習慣將銅鼓稱之為“諸葛鼓”,相傳諸葛亮南征時在軍中創制銅鼓,既用於營中煮飯,還用於敲擊報警,雖為傳説,但足見武侯遺德之深遠影響。一件銅鼓,反應出一段諸葛亮南征的往事,戰鼓聲陣陣中傳頌著諸葛亮“五月渡瀘”“七擒孟獲”的典故。
浸染奇思  場景化和多媒體的展示盛宴
 千年以來,三國從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經過人們的敘述和加工,逐漸發展成為蘊含複雜文化因素和當代流變的三國文化。史實與演義、故事與傳説、寫本與戲劇、模倣與再造……,一場展覽要表現這段歷史和兩位歷史人物的性格、際遇甚至生活細節,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中,廣泛運用了場景式體驗和多媒體技術,在文物和文字的基礎上,營造出更具親切觀感的觀展氛圍。
進入展廳不久便能看見“煮酒論英雄”場景式展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中的片段,並不見於正史,但根據《三國志》所記載的“衣帶詔”事件,隱約可以發現演義和史實之間的邏輯聯繫。在場景中,劉備、曹操兩位大英雄從容鎮定地對峙,幾案上兩隻耳杯,既有英雄相惜的暢快,更是背後角力的激烈交鋒。 

在白帝托孤場景式展項,劉備臥于病榻一側,諸葛亮表情凝重,近侍以聽召,配以該展項處偏昏暗又聚焦人物的燈光效果,劉備東征失敗一病不起,交待諸葛亮身後之事的悔恨、遺憾和不捨,諸葛亮面對舊主病逝的痛楚和不安便清晰地表現出來。
展覽的最後是星落五丈原展項,動畫中,遠方山巒疊嶂,空中風聲慼慼,星光黯淡,諸葛亮在座椅上,孤獨地遙望北方,不知是否為無法實現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願望而遺憾,留下一個讓人感嘆良久的背影。隨著時光的流逝,劉備與諸葛亮這一對明君良臣都已成為歷史,他們曾共敘經緯,他們曾揮劍指北,他們曾山水跋涉,他們最後卻只能長揖作別……這一展項讓該展覽留下一個極為動人的結尾。
精耕周至  細節處方顯守真之誠
為了讓《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成為致敬武侯祠中最重要的兩位歷史名人、代表三國聖地常設展覽水準並讓人可以長久回味的展覽,策展團隊在很多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展覽的地點孔明苑是一處回形展廳,策展方根據其展線特點,一方面在展廳中央設計了園林景觀,以搭配展廳基礎色調,同時廣泛運用自然光線,讓展廳中呈現出光影疊現、錯落有致的光線效果。在白帝城托孤展項,根據展覽內容需要,策展方將展項旁邊用自然光線開通,從玻璃望出,正好可以全景看見劉備惠陵,可謂利用原狀陳列豐富展覽內容的典範。此外,為了配合該展覽以情動人的線索基調,策展方在全展現多處使用音樂、動畫來點綴文字和文物,為觀眾提供觀品相宜的觀展體驗。 

國慶大假  武侯祠驚喜不止於此
為了充分利用園區內原狀陳列和展示空間,武侯祠博物館在國慶來臨之際將全新開放多處展廳和新完成維護升級的原狀陳列,將顯著提升國慶期間的承載能力和服務品質。除《明良千古——劉備與諸葛亮君臣合展》所在的孔明苑展廳外,還包括群賢堂展廳的《翰墨北海——北海公園園藏書畫展》,宋代石刻長廊的《俗世即永恒——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宋代石刻藝術展》,惠陵建築群經過保護修繕,將於國慶節恢復對外開放。正展出的《大三國志展》《中國家庭——王承雲2021作品展》也將持續開放。
群賢堂展出的北海公園書畫展包括34件(套)明清至現代的書畫精品,作者不乏有皇室貴胄、軍中將帥、學者名流和藝術大家,北海作為源溯近千年的三代離宮和明清帝王禦苑,奇珍華章之間更顯厚重歷程,觀眾可透過書畫作品,神遊化境,賞風光、觀名勝、閱歷史、品人文,一覽名園望跡的盛世風華。
正在武侯祠美術館舉行的《中國家庭——王承雲2021作品展》展出了德籍著名當代藝術家、“凱撒林獎”首位華人獲得者王承雲先生的十余組作品,這些作品以個體和家庭為單位,從地域差異、年代更疊、形態聚合等角度,展現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發現變化。展覽很好地找到當代藝術和歷史傳統的結合點,運用當代藝術的視角和理念,呈現出宏觀角度下一段歷史的總體面貌,激發觀眾對個人與社會、家庭與國家關係的長久思考。 

宋代石刻長廊展示了武侯祠館藏的99方宋代石刻,涉獵內容豐富多樣,通過精妙絕倫的圖案構思,充分展示四川地區宋代的民風、民俗和整體藝術水準。此前,該長廊經過整體改造提升,國慶節將正式對公眾開放,並成為武侯祠博物館常設展覽之一。
惠陵是劉備的陵墓,是武侯祠博物館最重要的遺跡之一。在之前的修繕提升工程中,武侯祠嚴格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採用原形制、原工藝、原材料,尊重傳統工藝做法,盡可能真實完整地保存了惠陵文物建築的歷史原貌和建築特色,最大限度延長文物建築保存年限。國慶節惠陵對外開放,武侯祠原狀陳列展線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和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