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魚”到“漁”接續發力 鄰水縣構建多重保障體系鞏固脫貧成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14 09:50:59 編輯:陳蓉 點擊: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鄰水縣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組織領導,培育壯大産業,補強民生弱項,構建多重保障體系,努力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好步、開好局,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壯大産業體系提升扶貧效益
12月12日,黎家鎮棕閣山生態農業旅遊區林下菌迎來大豐收。“我們在11月份的時候邀請了成都農林科學院食用菌技術專家來給我們做技術指導,專家給我們提了一些意見,我們立即按照要求整改了,現在林下菌迎來了又一次豐收,全部採摘完還是有幾百斤喲。”棕閣山生態農業旅遊項目負責人蘭佳明説道。

黎家鎮棕閣山生態旅遊村項目規劃面積約8平方公里,計劃投資10億元,是金竹坪村為鞏固脫貧成果,在不斷完善基礎實施建設後,引導返鄉創業人員,利用撂荒地進行土地流轉,建造集種養殖、精品花卉、生態餐飲、生態旅居、生態康養為一體的農業旅遊項目。該項目于2018年開始實施,規劃建設時間8年。
“目前我們整個農旅項目,種植板塊,已經挂果成熟的果園有1600余畝,養殖板塊,已經可以實現年出欄雞鴨鵝六七萬隻,還有民宿和森林木屋及其他配套設施正在不斷完善中,預計明年整個農旅項目能夠形成一個初步的綜合接待能力。”棕閣山生態農業旅遊項目負責人蘭佳明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農副産品展示中心內部裝飾,預計明年初能夠建成投入使用。

黎家鎮棕閣山生態農業旅遊區只是鄰水發展産業幫助惠農增收的其中一個項目。近年來,鄰水縣對標省委“10+3”、市委“363”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突出特色聚力壯大縣“133”現代農業産業體系,重點加大對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支援力度,累計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等經營主體2330戶(全縣已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913個,家庭農場名錄庫1406家,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11家),組建農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304個,成功創建全國農民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通過“村集體+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脫貧戶、監測戶每人平均增收900余元。同時,全面鞏固提升扶貧産業效益,圍繞脫貧産業發展(管護)及配套設施建設等安排使用銜接資金項目135個、7788.63萬元,佔銜接鄉村振興項目資金50.54%。
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穩崗就業
俗話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年以來,袁市鎮龍安村積極探索適合當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今年十月,該村成立了龍安村集體經濟合作聯合社,把村民和村集體利益掛鉤,以村集體+合作社的名義承接農村自來水安裝項目,項目完工後村民不但可以領取自己的勞動報酬,還能享受村集體分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也為龍安村鄉村振興提供了經濟支援。

家住袁市鎮護林村2組村民黃長江告訴筆者,他負責為即將安裝的自來水管開挖邊溝,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工作時間相對比較自由,離家近,也能照顧家裏小孩讀書。
“現在我們與農發集團有兩個項目合作已經完畢了,還有四個項目正在實施過程當中,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與農發集團進行深度合作,來壯大我們的集體經濟收入,也給我們村民帶來實實際際的收益。”袁市鎮龍安村村支部書記王躍賢説道。
今年來,鄰水縣持續加大脫貧戶就業務工扶持力度,通過就業指導服務、扶持産業發展、開發公益性崗位、消費幫扶、以工代賑等措施,促進有勞動力的脫貧及監測家庭穩定就業,今年以來共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2808個,開展送崗位下鄉活動11次,借助廣安高新區、川渝高竹新區等平臺舉行各類招聘會28場,促進轉移就業24867人,兌付企業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社保和崗位補貼158.9萬元。積極鼓勵自主創業,扶持脫貧勞動力自主創業24人,兌現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和首次創業獎補資金144.5萬元。
 後續扶持政策增強內生動力
小魚灘村位於鄰水縣城北鎮東部,這裡山高地貧、交通閉塞,在2014年被評為省級貧困村,村民劉元國就是這個村中的一員。在扶貧春風的吹拂下,他的家從原本的危房易地搬遷到了現在的地方,通村水泥路也連到了家門口。
“國家把我房子修好了過後,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在村集體果園做點零工,每個月還是有幾百塊錢的額外收入,家裏還養點雞鴨這些,一年還是賺的到幾千塊錢,比以前好多了。”劉元國説道。
經過幾年的發展,小魚灘村的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7.3%降為了現在的0%。且隨著村上各産業的發展,幫助群眾就業轉移了580人,同時還設立公益性崗位23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如今,水泥路也通往了各家各戶,産業也逐漸發展起來了,隨著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讓小魚灘的發展成了可能,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同時,小魚灘村將會更好發揮鄉村振興的綜合管理、落實推進和組織協調功能,讓廣大農民在全面脫貧、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來,鄰水縣不斷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制定出臺《鄰水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續治理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新發展安置點周邊特色效益農業産業基地14個、8704畝,引進和培育農業企業2個、家庭農場1個、種養大戶11戶,組建農民合作社8個;新投入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幫扶資金101.6萬元,實現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轉移就業335人,有效促進安置點群眾持續增收。全面落實安置點住房保障政策,全年核發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不動産權證書3325戶、辦結率100%。
 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誌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同時,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鬆勁歇腳,必須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鬥。(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