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區政協委員建言讓“撂荒地”變“金土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26 10:46:20 編輯:陳蓉 點擊:
深秋時節,在廣安區石筍鎮鰲山村柑橘産業基地,一株株柑橘幼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以前這裡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撂荒地,挖掘機調型整治後,村民栽上了柑橘樹,曾經的‘撂荒地’變成了助農增收的‘金土地’。”石筍鎮副鎮長藍文君説道。
從“撂荒地”到“金土地”,轉變得益於廣安區政協委員撰寫的一份提案。在今年初召開的區政協五屆六次會議期間,廣安區政協委員秦懋雲、劉斌提交《關於對農村撂荒地進行治理的建議》提案,引起廣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

廣安區農業農村局作為提案的主辦單位,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調研摸底,掌握耕地撂荒現狀及原因,建立撂荒整治臺賬,因地制宜抓好撂荒地復耕工作。在政策層面,廣安區今年4月出臺加強撂荒地治理“九條措施”及整治方案,明確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負總責,各鄉鎮和村組實行屬地管理,將撂荒地治理納入年度考核。廣安區規定,對棄耕拋耕土地1年以內的,由村委會向承包方下發復耕通知書,限期復耕;對棄耕拋耕1年以上既不復耕又不流轉的,由村委會組織代耕,經營收益歸代耕者所有,並由代耕者享受農業補貼和扶持政策;對土地撂荒2年以上的,暫停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待復耕後重新納入補貼範圍。廣安區還成立撂荒地治理督查組,每月對所有鄉鎮進行專項督查,對成片撂荒超過10畝的鄉鎮進行追責問責。
治理撂荒地,産業發展是關鍵。廣安區將撂荒地治理融入現代農業産業發展中,全域推進撂荒地治理。廣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羅鈞介紹,廣安區在15個涉農鄉鎮引進培育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戶將土地流轉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復耕復種。今年以來,全區新引進糧油、稻漁産業業主71個,新建標準化産業基地2.06萬畝。
為促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廣安區還出臺現代農業扶持政策,對發展30-2000畝適度規模的水稻、油菜、稻漁産業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除享受中央、省、市農業補貼外,區財政再給予優質水稻100元/畝·年、優質油菜50元/畝·年、稻漁300元-500元/畝·年的補助。對標準化整治撂荒地,則按照溝壩地100元/畝、坡塝地2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助。
在資金保障方面,廣安區每年安排100萬元資金,專項考核撂荒地治理。廣安區還整合涉農資金1150萬元,用於採購種子、肥料等農用物資,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示範,確保撂荒地治理和農業生産所需。今年以來,廣安區共完成撂荒地整治4220畝,實現大春糧食播種61.6萬畝,同比增加1.6萬畝。(張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