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改革是一篇前後相續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調整優化,形成“物理變化”;“後半篇”重在提質增效,催生“化學反應”。在“後半篇”文章中,自貢市沿灘區重點實施改革創新、産業融合、公共服務、百村善治四大提升行動,全方位、深層次、持久性釋放出改革紅利。
鄉風文明的省級脫貧村沿灘鎮詹井村
聚焦增勢賦能 優化資源配置
2019年以來,沿灘區先後開展了鄉鎮行政區劃和建制村調整改革,以及社區優化調整和村(居)民小組優化調整各項工作。改革的不僅是行政區劃,也伴隨著村組人口結構、産業功能等調整。
如何融合才能打破隔閡?沿灘區優化資源配置,擴權賦能,實現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事情有人辦、基層執法有效能。該區因地制宜推動土地集中連片、規模適度利用,盤活現有資産資源,實現錯位發展,著力發展草雕、慢餐、西瓜等産業特色村。以黃市鎮紅旗村為例,在兩村合併後,將産業資源進行整合,由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連片發展柑橘1000畝,形成柑橘産業特色村。
沿灘區同時摸清家底,將閒置的土地資源盤活,規範化建設合併村集體經濟組織,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國家級試點、農村産權抵押融資和農村資金互助省級試點,並同步開展沿灘鎮“整鎮推進”集體經濟示範鎮建設和中央、四川省扶持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試點,推動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如今,沿灘鎮詹井村通過發展羊肚菌、西瓜等特色産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已超過100萬元。到2025年,全區預計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示範村將達9個。
黃市鎮豐光村美麗的農家大院
聚焦融合發展 促進産業升級
5月26日,筆者來到沿灘區永安鎮花椒産業園,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一顆顆花椒挂滿枝頭,即將進入採摘期。預計今年全區花椒總産量1萬餘噸,産值將超過1.2億元。
兩項改革之後,鎮村空間擴大了、發展框架拉開了,對發展的理念、方式、條件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需強化規劃引領。
産業興則鄉村興,産業活則全盤活。沿灘區深諳其道,結合“一園三片區”總體佈局,劃分金銀湖鄉村振興、臥龍湖品質城鎮、仙市文旅融合、沿灘産城融合、鄧太高鐵、瓦市小城鎮6大單元,“三步走”統籌全區産業、經濟等各項規劃編制,推動創建省級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區。
沿灘區圍繞全省“10+3”産業體系建設,按照“園區+龍頭企業+N個經營主體”思路,加快推進花椒、柑橘“兩個十萬畝”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併發展高粱5萬畝、特色水産養殖1.5畝,建成省級示範專合社、家庭農場24個。
同時,編制了《沿灘區“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規劃》鄉村旅遊專章,構築全域旅遊空間,有望實現綜合收入41億元。
聚焦民生實事 優化公共服務
在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中,沿灘區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完善便民服務體系、基礎設施體系、文教衛體系、養老育幼體系,讓群眾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沿灘區設置多點式網點,推行下沉式服務,強化網辦式支撐,保留被合併村服務點62個,下放公共服務53項,制定“就近辦”清單124項。該區啟動村(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首批試點,以及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試點。
沿灘區實施撤並建制村暢通、“組組通”、産業路變旅遊路、鄉村客運“金通工程”四大工程,同時分步推進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12198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12%。
沿灘區有序推進基礎教育學校佈局調整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撤並村小12所,新建、擴建學校4所,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穩步推動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與市中醫醫院簽訂協議構建緊密型醫聯體。
沿灘區還實施了衛坪街道恒大綠洲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黃市鎮中心敬老院建設,建成3個老年助餐服務點,讓老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聚焦基層治理 實施百村善治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著眼合村並組後基層治理需求,沿灘區聚焦“五好”鄉村組織建設要求,大量吸納優秀返鄉農民工、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進入村級班子和後備幹部隊伍。換屆後,村(社區)“兩委”幹部平均年齡40.89歲,村支書、主任“一肩挑”比例96.46%。
沿灘區全面配備一村一輔警、一村一治理委員、一村一法律顧問,增補建立鎮村應急隊伍116支、1426人,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天網工程”,統一調度,構建起聯動高效的共治體系。
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沿灘區還深入實施鄉村治理先鋒引領等“三大工程”,以及文明提質、村貌提升等“六大行動”,並建設農村、城市、兩新組織“道德銀行”網點47個,掛牌法理情工作站21個,建成沿灘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培育社工人才33名,創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4個、四川治理有效名村1個。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改革道路上,沿灘人勇於擔當、善於作為,著力鞏固拓展改革成果,把人民的期待變成改革行動,讓希望變成現實。(卜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