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早上,初夏的太陽已讓人感到炎熱,自貢市貢井區五寶鎮照石村馬鈴薯地裏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個個即將收穫的馬鈴薯和當地的紅砂土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鄒敏蹲下來,熟練地與村民們一起撿馬鈴薯。“這季馬鈴薯品質高,能賣個好價錢。”
鄒敏(中)了解馬鈴薯種植情況
幹練的短髮,黝黑的皮膚,爽朗的笑容,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讓鄒敏的足跡早已遍佈五寶鎮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奔波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她的心裏裝滿了貧困群眾,一心撲在扶貧事業上,經常照顧不上家庭和孩子……
4月22日,從召開的四川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傳來喜訊,鄒敏榮獲“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對於獲得的殊榮,作為五寶鎮副鎮長的鄒敏説,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不搞花拳繡腿,不做表面文字,踏踏實實繼續參與到建設家鄉的工作中,做一個合格的五寶女兒”,鄒敏這樣鞭策自己。
她心裏裝滿了貧困群眾
五寶鎮中華村的余登紅一家,是當地家庭條件非常困難的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鄒敏剛剛一踏進余登紅家裏就震驚了,一家五口擠在一間狹小臟亂的房間,房屋破舊,簡直無法踏腳。“必須馬上改變現狀!”鄒敏立即和村幹部商量對策,考慮到余登紅的房屋年深已久,存在住房安全問題,鄒敏幫助余登紅一家落實危房改造政策,讓他們搬出來,住進了新居。
鄒敏(左一)幫村民清理馬鈴薯
在脫貧幫扶過程中,為了幫助余登紅一家自力更生,鄒敏又協調村委,給他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每天工作不是很累,除能掙到基本的生活費用外,還讓他有更多的精力幹別的事。”在給余登紅提供公益性崗位的同時,鄒敏還鼓勵他們搞養殖,“他把雞鴨養大後,我們再進行回收。”鄒敏説。
每次定期回訪時,余登紅一雙年幼的兒女看到鄒敏,總會開心地蹦蹦跳跳,因為在他們心中,鄒阿姨經常買好吃的零食好看的衣服送給他們,她就像親人一般溫暖如暖陽。
在五寶鎮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五年時間,鄒敏全力致力於送政策、興産業,改村貌、上項目……眾多幫扶措施落地見效,五寶鎮悄然發生了變化。
鄒敏(右二)與村民談心
鄒敏積極協調幫扶單位、幫扶企業充分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募捐錢物50余萬元,全力解決貧困群眾生活中的難點問題。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3戶、危房改造339戶,職業技術培訓800余人次,開發落實農村公益崗位116人,促進742名貧困人口返崗就業,實現穩定持續脫貧……
一心撲在扶貧産業上
花生、馬鈴薯、油茶、空心面……提起五寶,人人都知道這些當地遠近聞名的土特産,提起如何讓小産業做出大文章,讓山溝溝變成“金窩窩”,鄒敏如數家珍。
畫面回到2020年4月22日上午,伴隨著農技專家、村民們一陣陣興高采烈的歡呼聲,將在貢井區五寶鎮舉行的自貢市2019年冬播馬鈴薯示範基地現場測産會推向了高潮。照石村2組曾傳高的“四方田”,畝産鮮薯3954.1公斤,為當天測産的最高畝産,比2018年冬播馬鈴薯典型地塊最高畝産每畝提高289.8公斤,再一次刷新了自貢冬播馬鈴薯高産紀錄。在現場負責介紹的鄒敏,內心既如釋重負又開心雀躍。
因為她知道,從邊遠鄉鎮五寶的一個“小馬鈴薯”到成為全市馬鈴薯優質高産高效示範基地,從不斷引進新品種、調整種植技術到讓“馬鈴薯”變“金豆”,這一路的歷程,並不容易。
陪著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從品種篩選、合理輪作、配方施肥、種薯處理、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壟作栽培、病蟲綜防等方面,他們不斷探索,積極創新,整合了一套“花生+馬鈴薯”綠色高質高效種植技術和一條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産業優勢和農民錢袋子的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之路。
分管農業農村工作,鄒敏不僅要沉得下身子跑基層,還要走得出去搞創新。搜尋産業發展問題,對標補齊短板,她提出了“壯産業、強基礎、促增收、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全鎮“花生、水産、油茶、馬鈴薯”四個萬畝特色産業為基礎,大力實施三産融合發展,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將全鎮80%貧困戶聚集在産業鏈上,實現持續增收摘窮帽。
如今,花生、馬鈴薯、水産、油茶和草耙龍成為了五寶鎮的“新五寶”。農民富裕、農村美麗的道路越走越平坦,像鄒敏一樣為鄉村振興揮灑汗水的追夢人們,依舊在路上。(程潔 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