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書記幫村裏舖設了生産便道,大傢夥生活更方便了。”“潘書記幫我蓋新房,我感謝他啊。”“潘書記隨時都在幫我賣雞賣鴨,讓我銷路不愁……”對於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石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潘朝洪過去兩年來為村裏所做的事,村民們如數家珍。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潘朝洪是自貢市貢井區紀委監委電教與資訊中心工作人員,在2019年5月被選派到建設鎮石堰村駐村幫扶前,已在龍潭鎮獅子村擔任過一任駐村第一書記,説起駐村幫扶4年來的變化,沒等潘朝洪開口,就被石堰村黨支部的工作夥伴們搶話道“皮膚更黑咯!白頭髮更多咯!”
旭水河畔黨旗紅 讓黨支部成為“火車頭”
近日,在石堰村5組村民鐘淑琴的新房門前,潘朝洪正與村民們嘮家常、講黨史,他用接地氣的方言和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入黨多年的感受和學到的思想。“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才能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潘朝洪講得認真,黨員群眾也聽得認真。在他的帶動下,大傢夥紛紛講起了自己學習黨史的心得體會,並相互分享著經歷。
潘朝洪幫村民們幹農活改
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潘朝洪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第一抓手”,結合全村實際,通過提升整體素質、發展黨員隊伍,讓村裏在家年輕人發展成為村黨支部有生力量,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一好雙強”的黨員幹部,促進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以及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並進。
“如果不是潘書記,我可能還在家幹著農活……”肖莉正是村黨支部發展黨員隊伍中的一員,如今憑著工作勤勞踏實,已被村黨支部培養成為村婦女主任。
“鄉村振興的密碼,在於黨建引領。”這也是一直以來潘朝洪開展駐村工作的密碼,只有這樣才能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定期開展了黨建共建等活動,致力將黨支部打造成推進各項工作的“火車頭”,推動每一名黨員、幹部成為自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戰鬥單元”……潘朝洪努力將石堰村黨建工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中心工作、融入黨員需求、融入群眾關切,將黨旗飄揚在旭水河畔,紅得越發鮮艷。
潘朝洪和母親在老山房剛修好不久的生産便道散步
“衝”字當頭 接續奮戰鄉村振興
石堰村5組村民王德友稱潘朝洪是他的“好搭檔”,倆人的“搭檔情”可要追溯到2020年初疫情期間。當時受疫情影響,王德友家中已被訂購的30多只雞、鴨無法送到買家手中,正當他心急如焚時,正走村入戶排查返鄉人員的潘朝洪那通電話讓他安了心。
“我又不是他親戚,也不會給他任何一分錢幫忙費,這麼臟、這麼困難的麻煩事都要幫我,我必須要好好感謝他!”按照買家的要求,30多只雞、鴨必須打理乾淨送去,潘朝洪二話沒説、擼起袖子就幫著王德友一起打理、清洗,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後再挨家挨戶送去。自打那以後,潘朝洪也養成了幫助全村代賣雞、鴨、蛋的習慣。如今,全村養殖業産值約達200萬元,依靠家禽養殖石堰村730多戶村民每年共增收約100多萬元。
沒有特色資源,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奮戰鄉村振興?潘朝洪走村入戶期間發現石堰村緊鄰場鎮,交通便利,地域優勢突出,便與村兩委積極培育發展村集體經濟為主、庭院經濟為輔的發展模式,力爭省級發展集體經濟資金100萬元,成立石堰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助推鄉村振興。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到了2300余畝,種植産量達90余萬公斤,畝産值達1200元以上。
潘朝洪和石堰村5組村民王德友一起喂雞
“飛鳥歸林”誓讓家鄉大變樣
“潘書記和石堰村(2018年4月,原新塆村和原石堰村合併為石堰村)特別有緣,他老家原新塆村離原石堰村原本就很近,合村並居後他看著兩村發展存在差距,為了搞好家鄉基礎建設,可忙慘了!”石堰村支部書記邱建生説道。
困擾村民們的通村公路打通了,馬路邊有了路燈,村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潘朝洪駐村兩年多來,村子開始一點一點發生著變化。
潘朝洪是個不擅長表達的人,問起他在家鄉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感受,他只説“對這裡家鄉情結深”“對這裡更加熟悉”。但問起他為什麼要在全村大力完善設施建設,他卻説“只有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才能為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讓村民們致富路更通暢。”(王垚秋 劉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