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富順縣板橋鎮萬民村鄉村記憶館是由閒置村小改建,由黨史、鄉愁和村史、黎明茶館四部分組成,村民義務捐出農耕具、生活用品、紡織工具等物品,展示著過去的勞動歲月,讓群眾在“黨史”中汲取力量奮勇前進,在“鄉愁”中感悟社會進步,在“記憶”中傳承鄉土文化,在“茶館”中化解糾紛構建平安鄉村,打造的鄉村記憶館,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村史館的部分老物件
“黎明茶館”是萬民村鄉村記憶館一部分,是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新陣地。它坐落于村辦公室旁,是一座小型的連廊,復古墻配上小青瓦,古色古香,墻上木質店招上刻著四個字——黎明茶館,一副對聯沿墻而挂,上聯:拉筋扯皮事事扯清,下聯:家事小事事事可談。與其他的茶館不同,這裡可以喝茶,也可以“點餐”,就是不能打麻將,但是群眾都很愛來。茶館名字的由來是為了照顧村民的生活習慣,所有活動從黎明時分開始,大家取名叫“黎明茶館”。巧合的是,新上任的萬民村支部書記也姓“黎”。
村史館的部分老物件
茶館裏,桌子是由門板拼接而成的三張長條桌,沿墻而搭的座椅圍繞整個走廊,沒有調解活動的時候,桌上擺放著紙杯,茶香瀰漫。圍長桌而坐,村裏面的人們在這裡相逢,既不介意拼桌,也不介意和陌生人交流。下棋、喝茶、聊天、做手工,很平常,也很真實,茶館集矛盾化解、民意溝通、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公益服務、文化生活等功能于一體,極大地便利了萬民村群眾的生産生活。
黎明茶館設置有群眾議事廳、民情收集站、初心課堂、農民夜校、便民服務、政策諮詢等。這些“餐點”均由群眾自己“點菜”,茶館負責“布餐”,鎮、村幹部負責“收餐”。
茶館門匾及對聯
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糾紛調解”,該村組建了由人民調解員、律師、人大代表、退職村幹部、鎮村幹部等20余人的調解員隊伍,茶館裏還設置了調解桌,擺放有調解員、當事人、記錄員等,茶館的氛圍輕鬆,很多群眾怒氣沖衝而來,但是喝口茶,參觀村史館,與志願者聊一聊來龍去脈,為糾紛的調解提供了有利的環境。茶館由村幹部輪流坐班,及時接訪,遇到疑難問題,組建專班,一事一議。萬民村文書黃世凡説:“現在村裏面有矛盾糾紛發生,第一句話就是要去黎明茶館擺談,萬民村和諧穩定的局面離不開黎明茶館發揮的重要作用。”
除了糾紛調解,黎明茶館還結合當前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通過以有形的活動促進無形的思想引領,讓村級陣地成為群眾願意來、來了又能留得下、留下還能有得聊的宣傳教育主陣地。
據統計,今年1月茶館開張以來,萬民村通過黎明茶館收集到民情民意20余條,切實解決群眾身邊事10余件,舉辦黨史宣講、文化、法律政策宣傳等各項活動20余場次。(戚潔雲 曾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