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宜賓分行念好“五字訣”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29 10:42:52 編輯:蘇仁勝 點擊: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農行宜賓分行積極籌劃、週密部署,注重在“領、促、引、互、融”上下功夫,以多元學習形式與豐富的學習內容,推動全體人員築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
抓住“領”學,推動學習走深走實。一是細化分工常態學。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建綜合推進、實踐活動、機關推動、巡迴督導四個工作小組,制定教育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工,實行“週報告”制度,傳達壓力、壓實責任。堅持“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相結合,突出農行特色,分解細化學習研討、黨課宣講、專題講座、表彰評選、我為群眾辦實事等11個方面 28條工作措施,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地落實。二是領導帶頭用心學。注重在學黨史、講黨史、懂黨史、用黨史方面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動作用,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制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專題學習計劃,開展6次專題學習研討,每次圍繞一個主題,細化學習內容,深入交流研討,切實把學習教育抓在“上頭”,做在“根上”。三是專題組織深入學。以黨支部為單位推進學習工作,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購買《中國共産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等指定書目、參考書目,引導100個黨支部組織700余名黨員讀原著、學原文,做到學習全覆蓋,逐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宣傳“促”學,營造學習良好氛圍。一是搭建網路平臺。積極強化“學習強國”平臺推廣應用,將全行黨員以黨支部為單位納入學習組織,確定了各學習組織日均不低於30分的學習要求,按日通報,引導形成了“比學趕超”的黨史學習氛圍。大力推廣農行總行“百年征程 砥礪前行”健步走黨史學習小程式,引導通過“移動平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二是搭建活動平臺。通過舉辦“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徵文活動、微黨課競賽、“頌黨恩 唱支紅歌給黨聽”紅歌比賽、主題觀影、網點氛圍打造、“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主題團日活動等群眾性學習活動,多形式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豐富學習方式。轄屬各支行開展了“重走長征路”主題黨日活動、“學黨史、感黨恩、咏經典”革命詩詞朗誦比賽等,引導黨員在寓教于樂中強化理論學習。三是搭建培訓平臺。開設“一顆紅心永向黨 青春奮鬥勇擔當”青年黨史讀書班、“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進力量”領導幹部黨史黨性教育培訓班、科級幹部黨性教育線上專題培訓、黨史學習教育線上專題培訓等,累計培訓900余人次,努力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前進動力。邀請宜賓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專家邱邦武為全市農行黨員幹部和黨員代表作了專題黨史宣講,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
典型“引”學,弘揚先鋒模範精神。一是聚焦政治引領。機關內網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及時發佈中央、省委、市委、總行分行等領導講話、學習資料、工作動態等,堅持政治引領,確保學習內容及時、權威、全面。二是聚焦紅色引領。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精心打造“紅色課堂”,組織黨員幹部參觀趙一曼紀念館、江安青峰寺革命紀念館、朱德舊居紀念館、四渡赤水陳列館、李碩勳紀念館等紅色體驗20余次。聚焦“追尋真理的味道”, 組織全行青年員工著紅軍裝,開展沉浸式學習,還原歷史場景,在追溯紅色記憶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三是聚焦榜樣引領。通過開展“兩優一先”表彰大會、先進事跡報告會和老黨員宣講黨史故事等活動,把身邊榜樣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活教材”,用身邊可聽、可看的先進事跡深深叩擊每名黨員的心靈,營造對標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加鮮活、更接地氣。
剖析“互”學,著力補齊短板弱項。一是個人剖析自查。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人員、重點對象、重點領域,堅持刀刃向內,要求分行黨員結合自身學習、工作實際開展自我檢視剖析,分析差距、查擺問題,撰寫剖析材料700余篇。三是談心談話互查。按照“四必談”要求,採取“面對面”方式,行長帶頭與班子成員談,班子成員之間談,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負責同志談,分管部門負責人和普通黨員談,切實查不足、理思路、找方向。三是專題會議再查。開展專題民主生活、組織生活會,分行黨委、各黨支部成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坦誠交流思想,分享黨史學習心得體會,嚴肅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搜尋問題,在會上提出整改措施並表明整改態度。四是整改落實倒查。將整改事項細化分解到具體責任單位,明確責任人、整改目標、整改時限和紀律要求,對每一項整改事項逐一檢查驗收,嚴把整改品質關。班子成員主動認領問題,細化個人整改問題清單,立行立改,並定期公開整改情況,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
做好“融”學,提升學習成果運用。一是服務鄉村振興。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一把手”工程,設立市縣兩級行鄉村振興金融部,與市鄉村振興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國家“十四五”期間,安排不低於總額人民幣30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計劃,提供金融支援。截至9月末,縣域貸款較年初增長23.89億元,較年初提升19.07個百分點。二是服務革命老區。結合《關於新時代支援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加大宜賓9個革命老區縣金融服務,重點支援“向家壩灌區工程”“蟠龍湖水庫”等新型城鎮化項目建設,投放貸款4.65億元;助力革命老區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援一批新技術産業化重點項目和優質科技創新型企業,全行科創型企業貸款餘額7.2億元。三是服務人民群眾。實施“廳堂煥新,轉型升溫”網點服務升溫工程,持續開展營業網點“臟亂差”治理和服務升溫活動,創建網點愛心敬老服務品牌,針對特殊人群及客戶集中服務需求開展到府服務、移動金融服務等,得到群眾認可。深入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青年黨員突擊隊到和苑社區開展助老助殘、衛生清潔、金融知識宣傳等志願服務,開展為殘疾人捐款、長江流域河道清理、無償獻血等活動,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四是服務基層員工。制定八件實事清單,辦好加快網點裝修建設、支援基層“職工之家”建設、食堂環境改造等實事;開展基層員工心理健康輔導、員工休假關懷等,持續為一線減負減壓,提升員工幸福感、獲得感。(陽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