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巧做加減法 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23 09:53:22 編輯:蘇仁勝 點擊:
每天上午10:10分,在高縣碩勳小學校,課間操結束後,同學們不再是立馬回到教室等待上課,而是跟隨音樂開始了“大課間活動”,跑操、踢球、做遊戲......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整個校園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政策實施以來,高縣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校結合實際,不斷創新方法,完善措施,做足課程內容“加法”,做實教學負擔“減法”,確保教育教學減量減負不減質,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
作業減負  教學增效有聲有色  
今年秋季,各中小學校迎來了“雙減”政策落地的首個學期。對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在校學生與家長而言,作業量減少、課業負擔減輕是最直觀的感受。
高縣碩勳小學校學生劉玉潔告訴筆者,現在作業少了很多,在學校就能完成,放學後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開心。作業的減負,也讓家長由衷地感到高興。“現在孩子作業少了,還有老師的輔導,家長安心了不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親子關係也緩和了很多。”學生家長陳敏對此深有感觸。
當地從“嚴格管”入手,要求各學校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鼓勵教師佈置分層次、彈性化和個性化作業,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讓學生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作業負擔“減”下去,教學品質又該如何保證?當地教育部門將提升課堂教學品質作為減量增效的關鍵來抓。
在高縣碩勳小學校五年級四班的語文課堂上,“小老師教學”“開火車”“小組討論”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當地著力釋放課堂教育主陣地作用,向課堂要品質,要求教師從備課、上課、聽課、作業設計等方面著手,構建高效課堂,做到減負不減質,真正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釋放出最大能量。
“現在的課堂有多媒體,還有各種實踐操作,十分有趣。”學生王思涵表示,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讓她對學習更加積極主動了。
學業負擔的減輕,也讓孩子們有了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發展,各學校充分挖掘整合校內教育資源,打造優質的課後延時服務,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讓“雙減”政策落地生“花”。
在高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們不僅能在基礎性的課後延時服務中完成當天的作業,還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擴展性課後服務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該校教師葉久會介紹説,學校針對學生們不同的興趣愛好,設計了包括蘭藝、陶藝、管樂等極具特色的各類學習社團56個,為學生提供“功能表式”課程,通過學生自選入團,進一步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增長見識的同時也得到身心的放鬆。
該縣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縣各中小學“5+2”課後服務的時間有保障,服務內容也在逐步豐富完善中。下一步還將不斷嘗試探索,將課後延時服務做精做細,更好填補學校課外教育空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監管引導  教育回歸校園陣地
“雙減”政策的另一個目標就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校外培訓機構又該何去何從?
11月5日,高縣召開了“雙減”工作推進會,認真解讀了“雙減”落地以來的重大政策,介紹了學科類機構應如何退出、轉型、規範以及培訓機構“營”轉“非”政策介紹和“雙減”政策下如何規範辦學行為等,引導培訓機構做好“雙減”背景下的平穩過渡和有序退出。
同時,該縣還根據屬地管理原則,由教育部門牽頭,多部門協同配合,對校外培訓資質審批、培訓服務管理、從業人員管理等方面的頑疾,重拳整治,關閉關停不符合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7家。同時,從培訓收費、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等方面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服務行為,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秩序,讓教育回歸校園,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收穫更多成長與進步。(羅景萍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