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宋鎮星火村:黨建賦能促發展 鄉村振興戰旗飄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2 09:31:59 編輯:蘇仁勝 點擊:
湛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延綿的山峰被綠意團團圍住,在山間坐落著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興文縣古宋鎮星火村。這如畫般美麗的鄉村位於中華山山腳,轄3個村民小組,共1135人,其中苗族人口521人,有黨員26人。近年來,星火村通過育強先鋒隊伍力量、提升文旅經濟效益、力促鄉風文明建設,高舉鄉村振興戰旗,描繪出一幅詩意田園的美麗畫卷。
頭雁引領強支部
“支部強,鄉村旺”。 在山間遠遠眺望星火村黨群服務中心,周邊極具苗族特色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尤為“惹眼”,歷史人文與建築風格相融相促,讓人眼前一亮。走進黨群服務中心,一樓是辦公區,左側是一面微笑墻,記錄著星火人民的幸福與期待,右側墻壁上懸挂著照片和文字,簡述了星火村的資源稟賦、人文情況;二樓是黨員閱覽室,村史陳列室、書籍、桌椅、綠植一應俱全,樸素又不失現代感,突出了黨群服務和紅色宣講功能,變“組織優勢”為“紅色動能”。
星火村重視黨員幹部的教育和管理,採取目標責任考核、黨員積分管理等方式,建立工作責任清單,完善村內監督制度,打造一支組織靠得住,群眾信得住的幹部隊伍,以“頭雁”引領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趕考路上,衝鋒在前、擔當作為。
文旅路上談發展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星火村賦能民族文化,在文旅路上談發展。盤活村內閒置土地資源,以村資公司為載體,吸引投資,將閒置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的資本。
該村依託現有的1200畝枇杷和200畝翠紅桃産業資源,持續做好星火品牌。一方面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枇杷産業附加價值,另一方面在“管”“銷”上下功夫,推動黨建工作與農村産業深度融合,完善“黨建+合作社”“黨建+電商”等購銷平臺,不斷擦亮星火枇杷金字招牌,在廣袤大地結出鄉村振興的“纍纍碩果”。
同時,聚焦鄉村旅遊,依託苗族歷史文化,將經濟發展與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中華花海”“三合水産養殖基地”等旅遊特色品牌,在文旅路上談發展,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笑容燦爛起來。
多元參與話治理
“大家的環保意識有很大提升,自覺愛護環境衛生,互相監督,村裏處處乾淨整潔,村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感到舒適、幸福。”星火村的環境衛生志願服務隊負責人黃洪全説到。
星火村有效整合治理力量,在黨建引領下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形成鄉村治理共同體,推動鄉村治理由“村民自治”為主向“多元共治”轉變,“外力合成”和“內力釋放”相得益彰,確保鄉村振興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持續開展移風易俗活動,通過農民夜校、村組大會、院壩會、入戶走訪等,宣傳環境衛生、民族文化、基本禮儀等相關知識;組建“星火村巾幗互助志願者服務隊”“ 星火村清潔衛生考評監督隊”“ 星火村婚姻家庭糾紛調解隊”“ 星火村婦女壩壩舞隊” 四支隊伍,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庭評比、志願互助、家庭文化宣傳等活動;整合資源,聯繫退休老教師對星火村小學生進行英語、書法培訓;成立苗族文化隊伍,以“當一天苗族文化傳遞者,感悟最美苗族文化”活動為抓手,通過看、聽、賞、做四個環節,弘揚和傳承苗族文化。
鄉村要振興,黨建引領是關鍵。在鄉村振興的趕考路上,星火村始終堅持黨員衝鋒在前,組織服務在前,黨旗引領在前。下一步,星火村將持續強基固本、聚才凝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切實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劉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