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筠連縣:推行村級“抱團模式” 力促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破繭成蝶”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18 12:44:08 編輯:蘇仁勝 點擊:
2021年來,宜賓市筠連縣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充分整合村級資産、資源、資金,探索“村企、村村、村民”抱團發展模式,推動集體經濟整體突破、提質增效。目前全縣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的村1個,100—500萬元的村9個,50—100萬元的39個,10—50萬元的村75個。
“村企抱團”集聚發展動能
“今年開始,我們村改變發展思路,緊抱四川省煙草公司宜賓市公司物料、技術、銷售等全流程支援,依託100萬財政扶持資金合作推進200畝煙蔬輪作種植項目建設,預計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160萬元以上。”筠連縣蒿壩鎮龍盤村黨組織書記陳達銘在查看煙葉烘烤後,表示將在10月下旬全面完成第二輪榨菜種植,確保合作項目如期高質完成。
近年來,筠連縣牢牢聚焦中藥材、烤煙、肉牛等特色農産業,28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圍繞土地返租整理及打捆發包流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日常管理等方面與企業建立發展合作關係,企業落實原材料供給、技術服務支援、産品加工包裝、市場化運營等職能,簽訂種産銷協議,構建“先下單、後生産、收益穩”的發展格局。
據悉,筠連縣騰達鎮官井村、鎮舟鎮順利村、豐樂鄉中心村、樂義鄉花園村等緊盯黃精、枳殼、野蘭喬、胎菊等林下中藥材,深入拓寬與相關企業外引內建、優勢聯合的發展理念,預計投産後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60萬元,帶動林下中藥材産業蓬勃發展。
“村村抱團”強化輻射帶動
針對各村集體經濟發展水準參差不齊、單一扶持項目及資金落地收效甚微、資源資産開發力量分散等問題,筠連縣各鄉(鎮)統一搭建集體經濟發展服務平臺,統一協調服務,村集體經濟組織相互聯盟聯建,通過資金整合、項目集中、資源共用、資訊互通、人才共用等方式,推動發展關鍵要素集聚生效,以合股經營、分紅獲利或是代産分銷、提成獲利等形式推動弱村抱強村、村村互幫帶。
在筠連鎮,通過整合36個村的各自優勢,以鎮集體經濟託管代理服務公司開展固定資産資源集中投運、項目服務精準投放發展村集體經濟,所獲收益按各村投入比例分紅,各村集體經濟增收均超6萬元。
在騰達鎮,依託春風村尖莊白酒縣級代理許可權,牽線11個村簽署分銷代理協議,拓寬銷售渠道、共用有利資源,預計帶動全鎮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均增收3萬元。
“村民抱團”深化利益聯結
“戶戶有參與、家家都分紅”。面對集體經濟發展存在村上挑著幹、村民看著幹的現象,筠連縣以集體經濟扶持發展農特産業項目為抓手,通過對接群眾參與,細化合作方案,預先約定收益分配比例,形成委託代理協同協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提供産品種苗、農藥化肥、技術培訓等基礎物資及項目監管,群眾出地出人出力參與到項目建設、日常管理中,確保既減輕村集體工作力量不足、管理精力不集中的問題,又激發村民競相參與的工作熱情,提升項目管理品質,促進村級産業規劃由零到整,帶動全村“一村一品”特色産業發展。
在實踐中,大雪山鎮四景村、聯合苗族鄉甜竹村通過村民合作共建共管分別建成800畝優質茶園、100畝雷竹種植,預計分別實現參與每人平均增收5000元、3000元,推動集體經濟年收入增長至少30萬元。鎮舟鎮探索出抱團發展“5.20分紅模式”,即明確集體經濟收益的5個20%的分配製度,進一步激發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筠連縣以大力實施‘星火燎原’工程為抓手,先後出臺了《筠連縣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十條措施》等4項制度,從制度機制上切實保障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推廣‘跨村聯營、微産業園、經營新村’三大模式,下一步將繼續從創新探索多元抱團發展模式、共用型集體經濟等小切口著手,全力以赴推進集體經濟消薄攻堅、增效增收。”筠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春説道。(詹超 武夢 張必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