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來過李莊六次,陳東捷説,李莊就像是半個家一樣,是非常親切、非常有歸屬感的地方。如果沒有重要的安排,陳東捷就愛走到小巷子中,隨意地進入一家麵館,點上一兩燃面、一兩牛肉麵,和古鎮裏的老人“擺擺龍門陣”……
陳東捷是《十月》雜誌主編。4月中旬,中國·李莊杯第16、17屆“十月文學獎”頒獎活動舉行,他再次回到了這個在抗戰時期庇護和雲集了許多大師、學者的地方。
2015年,第12屆“十月文學獎”頒獎儀式在李莊舉行,開啟了《十月》與李莊的緣分。文化底蘊深厚、生活氣息濃厚、精神內涵相通,《十月》與李莊一拍即合。正是在這次文學盛會上,《十月》雜誌社與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李莊古鎮成為“十月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
“當時,一大批中國的文化精英來到這個地方,居住了幾年,我覺得對當地的文化發展肯定起到一個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在李莊也留下很多文化成果。”陳東捷認為,《十月》雜誌與李莊有一種精神上的相通。“在戰時環境下,李莊確實作出了很大貢獻,這裡面有愛國主義,也體現了開放、包容的精神。《十月》雜誌也是,我們以包容的心態等待好作品的誕生。”
“十月文學獎”落戶李莊以來,李敬澤、阿來、葉兆言、馬原、劉慶邦等百餘位作家、詩人來到李莊采風,他們對李莊的書寫已結整合特刊《李莊時光》出版。陳東捷説,把永久頒獎地確定在李莊,一方面得到了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等各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另一方面,作家們也是非常喜歡的,他們認為李莊是一個特別有味道的地方。
“我們都是李莊的義務講解員。”在陳東捷看來,李莊的許多方面都值得作家們去發現、去書寫。而作家們來到李莊,也真切感受到了古鎮的獨特魅力,他們在作品中細細訴説,讓更多人認識李莊。作家曉航寫道:“李莊古鎮果然清幽美麗,有一種來自歷史深處的安詳。”作家鄭小瓊半夜行走在李莊的長巷,感受到“仿佛大師在與我們並行”,作家劉建東認為,被硝煙遮蔽的文化與文脈,在西南的邊陲小鎮李莊延續著,它是一部文明之書……
幾次來到李莊,陳東捷也見證了李莊的變化。“這一屆咱們李莊在進行改造,還修建了文化抗戰博物館。思路很好,變化很大,是一種積極的變化。”陳東捷笑説道,改造以後又有不同,我們要重新“發現李莊”了。
對於宜賓的寫作者,陳東捷建議,要以世界的眼光,立足本土,去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資源。“以開闊的視野,重新關照我們傳統的文化符號和資源,我覺得還會有所發現。”(李清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