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縣:“內通外聯” 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2-05 16:05:20 編輯:蘇仁勝 點擊:
大地為琴路作弦,縱橫捭闔總是歌。小康生活,一頭連著民族大夢想,一頭係著百姓小日子。鎮鎮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每個鎮半小時就能到縣城、到高鐵站,“十三五”期間,宜賓市長寧縣建成了內通外聯、鎮村暢通、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網,交通建設駛入“快車道”。

圖為成貴高鐵長寧站。
長寧邁入高鐵時代
2月5日9點18分,筆者在成貴高鐵長寧站看到,由貴陽北開往成都東的C5974次列車準時停靠在長寧站,這也是當天停靠長寧站的第一趟高速列車。
“現在去成都、貴陽都方便得很。”剛剛走出長寧站的旅客吳女士表示,以前去這些地方要一天的時間,一早去晚上12點還不一定能到家,“現在早上起來做些事再去,回來吃晚飯都沒得問題。”

農村公路助力産業發展。
據了解,2019年12月16日8點52分,由成都東開往貴陽北站的C6041次動車停靠長寧站,這是成貴高鐵長寧站建成通車後,迎來的首趟列車。從不通火車,到邁入高鐵時代,長寧交通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長寧站開通以來,總共到發人數80萬人左右,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能夠達到5000人左右。”長寧站客運值班主任先雙燕表示,現在一天有6趟列車停靠,後續還會逐步增多,目前上行方向主要是以成都為主,下行方向可以到達貴陽、昆明、杭州、廣州方向等。

圖為宜敘高速。
高速路網南北通達
在雙河鎮山茶花隧道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聲響徹山谷,挖掘機、鑽孔機的聲響不絕於耳,工人們各自忙活著手頭的工作,全力推進工程建設。該隧道全長6300米,是宜威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隧道的工期比較緊,地質情況也比較複雜,我們24小時不間斷的作業,確保在2023年的4月全線貫通。”宜威高速長寧段二標段工程負責人畢海宏介紹説,他們主要採取的是進出口雙向掘進加斜井輔助的工作面,目前已近完成了進口段是400米,出口段是500米,斜井800米任務已經完成。

圖為宜敘高速竹海連接線。
據了解,宜威高速公路長寧段全長21.42公里,總投資32.56萬元,途徑花灘、銅鑼、龍頭、雙河四個鎮,其中花灘鎮、銅鑼鎮一標段計劃2021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雙河鎮、龍頭鎮二標段計劃2023年12月建成通車。自2020年5月18日施工單位正式進洞施工以來,目前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0億元。
除正在建設的宜威高速外,2020年8月,宜敘高速竹海連接線建成通車。隨著高速通車里程的不斷增加,越織越密的高速路網,正一步步打通著縣域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我縣將形成東西南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長寧縣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唐小波介紹説,宜威高速長寧段建成通車以後,全縣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70公里,擁有落地互通7個,通車里程和落地互通都居全市第一。

竹景觀大道——黃金灘大橋建成通車。
交通助力鄉村振興
眼下正是甘蔗豐收的季節。在梅白鎮的洪謨村,蔗農們正忙著采收、銷售甘蔗。
“我種了兩畝不到點,全部賣完的話能賣一萬三千元以上。”梅白鎮洪漠村11組村民童良成告訴筆者,這些年,隨著農村交通條件的大力改善,一系列助農增收的鄉村振興産業在農村落地開花,就像他們村裏甘蔗産業,已經讓很多人嘗到了甜頭。
童良成高興地説,以前就種點糧食,種點莊稼,現在高速路也修通了,家家戶戶也通公路,政府引進甘蔗産業,免費給種子,號召百姓一起發展,百姓都覺得有甜頭。
鄉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十三五”時期,長寧縣全面完成省市下達農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截至2019年底,全縣完成市上下達的“三年交通大會戰”農村公路建設項目297.9公里,圓滿實現了市委市政府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成功獲評第三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
“作為一名交通人,有幸參與並見證了長寧交通建設近5年的巨大變化,倍感幸福”長寧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饒雷説,“十三五”期間,特別是在農村公路方面,全縣整合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約6.75億元,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046公里,其中黑化路258公里,水泥路788公里,實現了鎮鎮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
回望“十三五”,聚力再出發。據了解,“十四五”期間,長寧交通將圍繞構建“一航二環三鐵四縱五橫”的區域便捷交通體系目標,朝著建設“南連北接、承東啟西、內連外通、便捷快速、功能完善、層次分明”的綜合交通體系努力進發。
“未來5年,全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基本建成,縣域交通幹線網路基本形成,交通運輸發展水準達到全市領先水準。”唐小波表示,“十四五”期間,長寧縣的交通將實現基礎設施網路化、貨物運輸物流化,公共出行便捷化、公眾服務均等化,系統運作智慧化、應急保障高效化、資源環境最優化、行業管理法治化,為長寧建成國際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長江上游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基本建成全國竹産業三産融合發展示範縣、全國竹生態養生名縣、成渝地區景城一體融合發展樣板縣的“兩地三縣”建設貢獻交通力量。(宋成均 張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