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産業護環境 四川丹棱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9-02 15:33:37 編輯:卜海英 點擊:

“亮了!亮了!”9月1日晚上7時38分,丹棱縣齊樂鎮宿場村4組村民邱昌清門外公路上的一盞太陽能路燈亮了,讓他激動不已,不停地對著家人喊到。緊接著,橫貫宿場村內的一條長3.3千米、寬8米的主幹道上的100盞路燈,依次發光發亮,給宿場村的夜色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沿著主幹道,三三兩兩的村民們走在路上欣賞村內的夜間景色,不時發出讚美之聲。


這些嶄新的太陽能路燈,是宿場村投資20余萬元,為當地村民辦的又一件好事、實事,既看得見,也摸得著,讓村民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計劃明年再把兩條支道也安裝上太陽能路燈,一條是從村委會到大寨水庫,另一條是從仁和水果加工廠到仁美鎮羅溝村三道灣交界處,徹底讓宿場村的夜亮起來。” 宿場村黨委書記郭永説。


齊樂鎮宿場村現有5個村民小組,村內有晚熟柑橘5500余畝,去年該村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2000余元。

黨建引領  産業“強起來”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基礎。當天,走進宿場村,數千畝晚熟柑橘沿著地勢鋪開,滿山滿坡片片翠綠。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筆直地伸向遠方,兩旁景觀樹木鬱鬱蔥蔥,各色鮮花簇簇,芳草青青,一派生機勃勃。
近年來,為了讓規模發展的晚熟柑橘更具市場競爭力,該村黨委推薦村裏的種植能手、公道正派的村民,組建了五聖水果專業合作社,讓合作社社員,統一種植技術,堅持高標準種植,把綠色、生態、安全作為果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召開社員大會,邀請農業農村局的水果專家、當地的“土專家”“田秀才”進行科技培訓,現場示範,從深溝高廂、生草栽培、回縮修剪、綠色防控、施用有機肥等環節著手,手把手地教,一幫一的傳,黨員示範,幹部帶頭,讓宿場村晚熟柑橘走出丹棱、銷往全國。

作為宿場村的“大家長”,郭永率先在村內流轉土地93畝,運用最新最先進的技術種植晚熟柑橘,讓果樹管理更高質高效。在他的影響下,宿場村村民開始接受先進的種植觀點和技術,並著手老果園改造,運用高換新品種,鑽孔深施有機肥,密改稀瘦身栽培,回縮修剪等新技術,果品品質得到不斷地提高,價格也更高了。
鄉風文明  鄉村“美起來”
近年來,宿場村不僅産業興旺了,村民們的腰包“鼓”了,環境的改變也有目共睹。據郭永介紹,為了讓宿場內的環境更美,鄉風更文明,該村充分發揮鄉風文明理事會職能,下設紅白喜事、環境衛生、矛盾調解、文化娛樂、志願服務等機構,分工明確,落實責任。
近幾年來,村民們早已習慣喜事新辦,白事從儉,杜絕奢侈之風。村內的衛生環境,垃圾治理等,早已做到了人人參與的局面,同時,村內的矛盾糾紛也逐級調解,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公益事業志願服務遍地開花,好人好事更是層出不窮。

“生活在宿場村很幸福。”當天晚上,路燈亮了,沿著村內的主幹道,村民們紛紛發出感嘆,現在的宿場村,衛生乾淨整潔、房屋整齊、白墻青瓦,家家戶戶用上了和城市裏一樣乾淨衛生的廁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今的宿場新貌早已深深地留在村民們的記憶中。
青山綠水,環境優美,生活富裕……宿場村的村民們在奔康路上越走越篤定,越過越幸福。未來,宿場村將緊扣鄉村振興的目標,以本村産業、地理和人文資源優勢為基礎,引入資本進村,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帶動村民持續增收致富。(劉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