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流動”的張醫生常在村 一針一藥總關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8-31 19:22:22 編輯:卜海英 點擊:
“老人家,慢點,注意腳下......”8月26日一早,又是青神醫院集團南城衛生院為“兩病”患者免費體檢的日子。
南城衛生院院長張智英耐心叮囑病人用藥、飲食事宜,老人樂呵呵地點頭回應,為初秋微涼的清晨增添了絲絲溫暖。
遵從內心 做好醫療衛生事業
1993年,張智英來到南城衛生院工作,這一幹,就是整整28年。“無怨無悔地走下去,做好醫療衛生事業!”28年,她從臨床醫生成長為一名全科醫生;28年,她見證了基層衛生院翻天覆地的變化,把好了基層健康守門人的關口。
近年來,青神縣先行探索,緊緊圍繞“利民、惠民”目標,啟動慢病管理改革,創新開展個性化慢病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深化落實高血壓、糖尿病用藥保障機制,以“兩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努力提高“兩病”病人的保障水準。
在個性化健康服務包中,為“兩病”患者提供了免費相關檢查,讓每一名慢性病患者得到優惠和全週期的規範管理,這也是今年張智英的一項重要工作。
熱心幫助 風雨無阻免費到府服務
8月27日,雨過天晴,在忙完日常工作後,張智英又開始了另一項任務。只見她開藥,前往收費室墊付藥費,接著到藥房拿藥。“這是維生素、營養素.......”張智英準備和同事再次探望宋文宣老人。
“往左50米,然後一直走.......”張智英和同事衣著白大褂,手提醫療箱行走在村道上。午後陽光有些熱烈,將張智英和同事的身影拉長。一回生、二回熟,走的次數多了,對具體的位置也如數家珍。
“宋大爺,好些沒有?這段時間在飲食方面怎麼樣?”一到老人家中,張智英便詢問起老人近況,了解飲食起居,並仔細查看老人左手留置針的情況。
宋文宣老人今年90歲,因患有肝臟疾病,再加上行動不便,在就醫治療上存在一定困難。今年,張智英得知情況後,便與同事一起主動到府,免費為老人輸液送藥,並對老人家屬開展健康指導。
“張醫生自從到這裡來後,跟我們的關係很好,她每次服務都很週到、很熱情,像她這樣的人,不好找。”儘管已有90歲高齡,一説起張醫生,宋文宣老人依然能很清楚地表達對她的評價。
“每個人都會老,將心比心,選擇了這份職業,我就要盡己所能去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管有好大的困難,走到底。”張智英堅定地説。
 無怨無悔 把好基層醫療關
從業28年來,張智英見證了衛生院在硬體、軟體等方面的巨大變化。2019年8月29日,由青神縣人民醫院牽頭,13家公立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眉山市首個緊密型縣域醫療共同體(醫院集團)成立。
説起醫院集團,張智英頗有感觸,她説集團整合的不僅是機構,更重要的是人心。過去,基層醫院大多是“單打獨鬥”,在設備、人員、技術方面很難有提高。現在,有計劃的培訓和指導對基層醫務人員技術提升大有幫助。
“南城衛生院前後是改造了兩次,增加了公共衛生科、康復科等科室,還增加了B超、心電圖等醫療設備,老百姓到這裡就醫更方便實惠了。專家團隊還會定期來指導,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縣級醫療專家隊的服務。”張智英説。
現在,張智英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挨著打電話詢問前一天就診患者的情況。張智英根據反饋,給他們下一步的指導意見,這個好習慣張智英一直保持至今。

“身處基層,工作雖説很辛苦繁瑣,但每當老百姓對我們表示感激時,我由衷感到欣慰,同時也更有信心把衛生工作做好!”張智英説,作為一名全科醫生,不僅僅是局限于疾病本身,更多是要給予患者心理上更多的關心和關懷,這也是她作為基層醫療守門人的意義所在。(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