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民的環保意識都非常高,當他們收完油菜,將秸稈集中打捆後,會通知我們秸稈收割服務隊,我們就會到相應的位置來收秸稈。”正值油菜收割季,5月12日一大早,青神縣高臺鎮百家池村村民程玉全同秸稈收割服務隊隊員趁著晴好天氣,在田坎路邊忙著收割秸稈。
程玉全和隊員們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將一捆捆油菜秸稈收上車,運往高臺鎮百家池村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進行處理。
高臺鎮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位於該鎮百家池村八組,中心佔地面積為1000平方米,建有一個工作間,四座堆肥池和一個科普教室,同時配有沼氣池和一個小菜園,可以一次性處理廚余垃圾12立方米,農作物秸稈5噸。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心成為了程玉全和服務隊隊員們最近工作的常地,他們將秸稈運送到此,通過專業處理機械設備進行粉碎處理。“現在有了機器設備處理秸稈,效率很高,每小時可處理兩到三噸。”程玉全一邊説,一邊將秸稈送往設備上。
“以前的秸稈在田裏面亂堆亂放,影響環境。現在,機械化粉碎處理後,可用在果園裏當肥料,讓秸稈變廢為寶,對果樹的生長也大有好處,為這種方式點讚!”高臺鎮作為青神椪柑種植大鎮,粉碎後的秸稈與當地果園“秸”(結)下了“緣分”,秸稈粉碎後還田,不僅解決了秸稈“消化”難題,而且還能增加果園土地肥力,進一步提升椪柑品質。
目前,高臺鎮百家池村已粉碎了30畝油菜秸稈,預計5月底,全村的油菜秸稈將全部粉碎完。
“我們的秸稈通過粉碎還田後,不僅能改善土壤、凈化空氣,改善椪柑品質,還能提升我們的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高臺鎮百家池村黨委副書記周惠勤分享著秸稈還田的好處。
目前,青神縣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是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高臺鎮百家池村就是秸稈綜合利用肥料化的縮影。“燃料化利用代表點位在白果鄉虎渡社區(原鳳凰村)的一沼氣集中供氣示範點,主要是利用農作物秸稈、畜糞發酵産生沼氣,作為周邊農戶生活燃料。飼料化代表就是瑞峰鎮楊柳漕村濤哥哥奶牛場,主要是將玉米秸稈青貯後作為飼養以及水稻秸稈粉碎後作為飼料餵養牲畜。”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辜義敏介紹到。
青貯玉米是在適宜收穫期內收穫包括玉米棒子和玉米桿在內的綠色植株,現在正值青貯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重要階段,瑞峰鎮楊柳漕村濤哥哥奶牛場工作人員正忙著田間地頭的管理。
今年,濤哥哥奶牛場種植青貯玉米5500畝,根據副場長張露平介紹,青貯玉米要6月底到7月初才開始收割,經切碎、加工或青貯發酵等方法後,可製作青貯飼料,用以飼喂牛、羊等草食牲畜。
“通過製作全株青貯飼料,對秸稈進行飼料化處理後飼喂奶牛,能有效降低養殖成本,提高乳肉品質,養殖效益明顯增加。”張露平算了一筆賬,目前,一畝玉米地産幹玉米800斤,産值1000元左右,如果採用秸稈飼料化的方式出售,全株玉米每畝産玉米青貯約4噸,按每噸400元計,畝收入1600元,可增收60%。
張露平介紹説,利用秸稈飼料化養殖草畜動物,推進飼草畜牧業原料本地化機械化進程,有效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秸稈飼料化既能降低牧場生産成本,又能美化環境,是農牧業迴圈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從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青神縣農業種植業中秸稈産生量總體穩定,秸稈資源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薯類秸稈為主,少量豆類、花生。截至目前,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量達5.03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56%。
近年來,縣農業農村局強化政府主導、完善秸稈綜合利用機制、落實獎補政策,並通過秸稈工作培訓會、科技趕場、入戶指導等形式,開展秸稈農業迴圈利用技術推廣。
接下來,縣農業農村局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援,加大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示範推廣,針對農作物秸稈做好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和培訓,促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助力全縣生態環境改善。(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