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三廠一院” 鐫刻無悔青春 不滅火種精神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5-08 22:24:14 編輯:卜海英 點擊:
1946年時,在國際形勢變更以及國內經濟發展戰略佈局需要的大背景下,以戰備為指導思想,國家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這便是“三線建設”。
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無數能人志士的熱忱與奉獻推動了當時的工業發展。而在青神“三廠一院”的建設中,便有這麼一群色彩瑰麗的人,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無私地奉獻他們的才華、心血和青春,創造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
1967年至1971年,在青神境內的原黑龍公社、青竹公社(現均屬青竹街道)等地,國營星華儀器廠、國營建川機器廠、國營建華儀器廠陸續啟動建設、生産。1972年,原電子部四〇八醫院在當地建院。以上單位,即是青神“三線建設”中的“三廠一院”。
紅磚寬墻平地起
如今走進青神縣青竹街道建川社區的三廠一院,目之所及之處儘是老街區、老廠房,紅磚墻、舊瓦房。這些建築乍看有英雄垂暮之感,但仍可從其中窺得幾分壯年時期的雄姿英發。
“剛來的時候這兒還是一片荒山,大家住在工棚裏,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建宿舍、建廠區之類的。挑石頭、運泥土,從山下搬到山上,什麼臟活累活我都做過。”如今年近古稀的老人,原306廠廠區辦公室文秘侯幼儀,站在這棟滿載她青春回憶的建築前思緒紛飛。
工廠建設之初,由於交通不便,大家就用100多輛牛車來運輸磚和沙石;沒有公共汽車,到青神縣城只能步行。有老人感嘆道,“那時生活和工作雖然艱苦,但大家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生活過得簡單卻不乏味,可謂‘累並快樂著’。”
那時的年輕人們,心裏沒有膽怯和退縮,滿滿的都是期盼和信心,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滿幹勁和熱情,一心投入建設,為國家奉獻力量,愛國氛圍非常濃厚。
後來,因工作需要,侯幼儀被調去廠區辦公室負責打字員工作,但那段與工友們共同揮灑汗水的艱苦日子,卻成了她記憶裏永遠不會忘卻的美好。

“你看,這裡是我們的食堂,旁邊是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對面是配電室,後面還有電影院,這些都是我們來了後,一點一點建好的。”侯幼儀興致勃勃地當起了導遊,並且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物件跟大家分享:一個充滿年代感的飯盒、一張1994年頒發的獎狀、一個代表身份的工作證以及唯一一張彩色的工作照,這些都是她心中的寶貝,也是那段崢嶸歲月的見證。
艱困難阻成果涌
那個時期,物質條件極度困乏。比生活環境簡陋更致命的,是生産、研究器械的粗糙與研究樣本的稀缺。
在青神建設者們正熱火朝天地搞基建時,遠在綿陽的七三〇廠的試製連已經開始了産品的研發。通過特殊渠道,一支來自外國的雜音計輾轉到了試製連技術骨幹唐瑜手中。
因雜音計已經被拆解過,研發工作舉步維艱。但唐瑜好研究、勤鑽研,在不長的時間內,便與同事一起完成了技術攻關。研發出了技術參數、功能與原型機相近的産品,這個産品,也成為國營八六三廠之後幾十年的拳頭産品之一。

在科研方面,國營建川機器廠作為原電子工業部專門研製、生産環境試驗設備的專業廠家,在計劃經濟時期,儘管專業技術比較狹窄,但在廣大科學技術人員和全廠職工的努力下,二十多年來,在環境試驗設備的開發上,經過了從小到大(容積)、從簡到多(功能)、從低到高(性能)的發展階段。
無悔青春永鐫刻
在青神縣還有很多三線建設者,他們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和“支邊光榮”的時代感召下,打起背包、告別親人、遠涉千里,帶著對故鄉的眷戀,從繁華的大城市義無反顧地來到青神,在惡劣艱苦的環境中,無私地奉獻他們的才華、心血和青春。
原306廠後勤處長張浩然回憶過往,説道:“從20多歲到了這個地方,一直在這個工廠裏面工作,一直到破産。每每地走到這個廠區裏面就想起當時從當工人到保衛,再到後勤,青春就完全付出給這個工廠,心頭還是有很多不捨。”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家産業政策的調整,三線企業在完成了那段特殊使命後,或破産或轉型重組或異地搬遷,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今,當地建起了三線記憶館,通過實物、照片等形式,記錄下了三線建設者們在自然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材料和設備供應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風餐露宿、肩挑背扛的建設場景。
“三線建設”時期,不僅是與艱苦環境鬥爭的一段創業史,更是一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三線精神”不是特殊時期的“限定精神”,而是根植所有勤勞勇敢的中華人民骨髓中的不滅火種。(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