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初心使命 弘揚“三線精神” ——追憶國營八六三廠的紅色奮鬥歲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4-21 16:28:51 編輯:卜海英 點擊:
人物名片
吳水方,今年85歲,黨齡61年,1996年退休。國營建華儀器廠(國營八六三廠)籌備領導小組成員,當過政治部副主任、設計科書記兼所長。

唐瑜,今年86歲,1996年退休。國營建華儀器廠創建之初的技術骨幹,從技術員一直幹到總工程師。

廖勤安,今年84歲,黨齡63年,1986年退休。國營建華儀器廠的勞模、學鐵人標兵、磨床班班長。

半個多世紀以前,國營八六三廠的那些建設者們,在祖國的號召下,一頭扎進山溝,日日夜夜,兢兢業業。幾十年來,他們用生命踐行“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
那段時光,不僅是與艱苦環境鬥爭的一段創業史,更是一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建設者們的精神之光,就是那星星之火,終將成就燎原之勢。4月19日,我們來到曾經的國營八六三廠,走進那些創業者們。
困難重重中 偏僻山溝裏建起大型工廠
很多年後,談到牛毛氈房裏的熱,吳水方下意識將兩隻手捂在太陽穴上,仿佛那一刻就在眼前。
國營八六三廠最早選址在仁壽縣,基建隊伍到選址地進行道路等工程建設時,發現當地唯一的一條小河無法支撐廠裏的用水需要。“一天用水超過千噸,當地提供不了這麼多水源,所以不符合建廠條件,只能另行選址。”吳水方説。
經過多次考察,選址地最終定在青神,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水源充足,二是能躲避飛機的轟炸,三是地理位置偏僻。

在封閉的山溝裏建大型工廠,困難重重,但這些都被建設者們一一破解——選址地是沒人開墾的荒山,漫山遍野都是雜草、小石子,建設者們縱使磨破手掌,也要清理乾淨。沒有住的地方,建設者們就在山坡上搭起窩棚,有的用牛毛氈搭成,有的用穀草搭成。窩棚很破,冬天尚可抵擋寒風,夏天的悶熱才最讓人難受。最熱的時候,吳水方在窩棚裏徹夜難眠。
窩棚雖能簡單的遮風擋雨,但在風雨面前十分脆弱。一場暴風雨,所有牛毛氈、穀草窩棚盡數被大風掀翻,幾百人睡覺的地方頓時沒了著落。“縱使在山溝裏面吃不好睡不好,容身之地常常遭遇危險,建設者們想的還是手裏的任務,沒有半句怨言。”吳水方説。直到三年後的1973年,他們才從窩棚搬進了磚房。
為解決燃料問題,建設者們還自製蜂窩煤。工作時加緊建設工廠,業餘時一錘一錘敲煤塊,為製作蜂窩煤提供原料。多年後,他們才用上了機械製作的蜂窩煤。
艱苦創業中 他們創造了“三邊精神”
當吳水方和建設者們正在荒山裏修建廠房時,遠在綿陽“母廠”七三〇廠的試製連已經開始了産品的研發。通過特殊渠道,一支來自外國的雜音計輾轉到了試製連技術骨幹唐瑜手中。
唐瑜1955年考上上海交通大學,1956年9月,隨院係內遷到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綿陽。

因雜音計已經被拆解過,研發工作舉步維艱。但唐瑜好研究、勤鑽研,在不長的時間內,便與同事一起完成了技術攻關。研發出了技術參數、功能與原型機相近的産品,這個産品,也成為國營八六三廠之後幾十年的拳頭産品之一。
就這樣,國營八六三廠完成了“邊建設邊研發邊出産品”的奇跡,“三邊精神”成為他們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
1972年6月,試製連開始從綿陽搬到青神,帶回來的,還有已經成型的産品。這些産品及後續型號,有的一直生産到企業生命末期。
車間裏的標桿 “把機器當成自己的眼睛”
國營八六三廠的發展,離不開建設者與科研人員,更離不開廣大的車間工人。從朝鮮歸國的廖勤安,在車間裏為全廠豎起了標桿。乃至數年後,廖勤安已從車間退休許久,還有人在車間新人面前嘮叨:“要是‘廖鐵人’還在,你們哪有輕鬆的時候。”
“廖鐵人”是廖勤安的外號。他曾經作為“工業學大慶”的代表,于1977年5月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作為磨床班班長的他,因對機床的愛護和工作環境的苛求被工人們熟知。
當時磨床班的機床,進口于國外,一台在當時要耗資約合30多萬人民幣的外匯,啟動運作一小時成本是24元。為讓機床壽命更長,為國家省下更多外匯,廖勤安要求自己和磨床班的同志每天製造完産品後,還要把車床和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打掃完後,值班人員還會用白紙在各處擦拭,如有灰塵,立馬重來並扣減相應分數。
“我們把機器當成自己的眼睛一樣,灰塵等臟東西,不僅影響機床的壽命,還影響加工零件的精度。在戰場上,一絲一毫的差錯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在車間裏,一絲一毫的差錯都會給國家造成損失。在戰場上和在車間裏,都一樣。”廖勤安説。

説起當年的努力,國營八六三廠的老人們眼中泛起光芒。創業時受過的苦,取得的成績……這些在老人眼中無比珍貴。曾經無怨無悔的付出,已然成為他們心中最珍貴的東西。“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已經刻在了他們內心最寶貴的地方。(古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