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鄉村振興微學堂”為平臺 著力培育鄉村振興幹部人才隊伍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3-22 16:29:01 編輯:卜海英 點擊:
如何創新農村基層幹部實踐鍛鍊平臺,培育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幹部人才隊伍?眉山市東坡區秦家鎮探索實踐的做法是:從實際出發打造“鄉村振興微學堂”(又稱農村幹部微學院)。因地制宜利用和整合各類資源,“四措並舉”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教學、異地參觀、相互借鑒等多種模式,全面提升基層幹部隊伍能力素質,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幹部人才基礎。

陣地建設突出“標準化”
該鎮按照“試點一批、帶動一片”的工作思路,按照“鄉村振興培訓基地”有主題、有隊伍、有活動、有制度、有線路、有標識、有保障“七有”標準要求,在全鎮重點打造大佛、海螺、政府3個 “鄉村振興微學堂”,劃片分類組織,分期分批實施。同時統籌用好各村黨群服務中心、晉鳳社區人居環境示範點、大佛村鄉村振興示範點、秦家社區社會治理等示範陣地,規範完善海螺村鄉村振興示範館、大佛村果技培訓基地等各類配套設施,全面提升陣地培訓質效。
師資配備堅持“嚴選制”
該鎮按照“外聘與內選相結合”的師資方式,選優配強學堂“師資庫”。在“外聘”方面,重點邀請東坡區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專家、本土延邊旻昊經貿有限公司水果外貿經營人才、“深山老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柑橘新品種開發等領域的行家裏手,組建學堂“專家師資庫”;“內選”方面,注重聘請鄉鎮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擔任“簽約講師”,同時充實本鎮示範村黨組織書記、本土農技員、德高望重的老支書等擔任“實訓導師”。目前,該鎮“鄉村振興微學堂”共已配備專兼職教員30余人,為“學堂”授課提供了師資力量。
課程設置實現“訂單型”
按照“學堂建單、學生點餐”的教學模式,對照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聚焦“黨建+産業”“黨建+民風”“黨建+治理”等重點課題,整合鎮鄉村振興發展成果、“一村一品”建設成效和柑橘等農業種植資源,開發10多門現場教學課程以及體驗教學課程。創設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體驗教學“三位一體、一校多點”等教學模組,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以此提升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辦學質效強化“聯建化”
按照“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運作機制,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建立鎮村兩級聯動辦學機制,對現有的鄉村振興微學院運轉體系進一步完善,讓基層一線成為培養全鎮農村幹部和實用技術人才的搖籃,常態化從其他村選拔後備力量開展脫産培訓,加大全村農民工回引培養力度,從多途徑培養提高,並將培養成熟的年輕後備幹部跨村交叉試崗,確保新鮮血液在全鎮範圍內有序流動,以便及時補充到合適的崗位上。
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全鎮累計培訓基層幹部200多人,統籌選派8名村級後備幹部到大佛村等先進村實踐鍛鍊,在村級建制調整工作中,還落實兩名年輕幹部擔任臨時黨組織書記。“隨著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的不斷推進,對我們基層幹部的素質能力要求更高了。”秦家社區黨委書記杜軍深有感受地説:“通過‘微學堂’充電培訓,感覺自己提高了不少。”(陶廣漢  江鵬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