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也喝上了自來水,水壓不穩、洗不了熱水澡的問題也解決了……”1月12日,家住眉山市仁壽縣滿井鎮雲錦社區的曾夢君給遠在外地的兒女打電話。
雲錦社區距仁壽縣城10余公里,由於地勢較高,當地村民一度依靠一口深井取水。那時,逢年過節,年輕人回家住不上兩日便急著離開。終於,半年前,自來水通到了雲錦社區,水價也和城裏一樣。“不僅雲錦社區,如今,全縣絕大部分鄉村都通自來水了。”仁壽縣水利局局長夏林茂説,為了這一天,當地十年接力。
打牢供水基石
鋪設2萬餘公里入戶管網
以丘陵地貌為主的仁壽,境內無大江大河,且三分之一的土地位於海拔較高的山區,導致當地每人平均水資源僅為全省平均的四分之一。
在傳統的城鄉二元供水結構下,仁壽曾實行兩套不同的供水體系——縣城裏,居民飲用水設施較為齊全,水壓穩定,水質優良;但在鄉村地區,村民只能靠打井解決飲用水問題,或就近引入溝渠等。然而,在老鄉們“喊渴”的同時,仁壽境內卻有蓄水量高達3.6億立方米的黑龍灘水庫。有水喝不上,成為仁壽縣用水的一大尷尬。
2010年7月開始,仁壽縣啟動統籌城鄉全域安全飲水工程建設——依託縣域內黑龍灘水庫的優質水資源,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用水單位界限和資源界限,通過“政府投資+企業融資+群眾自籌”多元籌資渠道整合各類資金25億元,以“一洞五廠六線”骨幹工程和“進村入戶”飲水安全工程為引領,大力推動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
為打牢供水基石,仁壽先後建成6個自來水廠和多個加壓站,並鋪設了600余公里的供水主幹管、2900余公里的進村供水管網和2萬餘公里的入戶管網,暢通了自來水“下鄉”通道。
打破成本藩籬
推行城鄉飲水“同網同質同價”
通水後,仁壽採取“兩段式”供水運營模式——由兩家縣屬國有企業負責統一取水、凈水,並輸送至各鄉鎮,而各鄉鎮則負責相關轄區內“進村入戶”自來水的運作管理與配水到戶等工作。
仁壽縣還著力打破成本藩籬,重點關注供水成本較高的偏遠地區,通過推行城鄉飲水“同網同質同價”,解決村民“擔心價格高喝不起自來水”的問題。此外,針對部分水廠和加壓站運作中出現的虧損,仁壽縣還專門設立飲水安全基金,每年籌集專項資金用於補貼運營單位和開展管網維護等工作。
“對鄉鎮供水站實行定價躉售,全縣統一躉售價1.3元/噸,進而讓群眾終端水價不超過2.8元/噸。”仁壽縣水利局副局長龔玉兵介紹。
為了保障供水穩定,仁壽縣還出臺《村鎮供水管理辦法》《村鎮集中供水建設標準》和《村鎮集中供水運作管理服務標準》等,對鄉村地區供水全流程予以規範,確保運營管理規範化。
十年接力,截至目前,仁壽縣城鄉日供水量已達23.5萬噸,全縣32個鄉鎮(街道)的360個村(社區)130余萬人喝上了黑龍灘的優質水,全域供水工程覆蓋行政村率達99%,集中供水率達97.6%,自來水普及率達92%。今年底前,仁壽縣剩餘的3個建制村(社區)也將用上和縣城一樣的自來水,屆時,仁壽將實現全域供水工程全覆蓋。(樊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