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籠”托起村民致富夢—四川青川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06 16:51:46 編輯:王梁 點擊:

冬日勝春潮,風光無限好。初冬時節,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三鍋鎮蘇陽村山清水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在蘇陽村村頭,彎彎的老樹上一隻只黃燦燦的柿子迎風搖曳。村落裏,各地的遊客賞著美景,品嘗著甜蜜的柿子,別有一番滋味。

近年來,青川縣三鍋鎮立足自身優勢,依託優美的自然風光、淳樸的民俗風情,因地制宜把柿子産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産業來抓,積極探索出生態建設、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讓當地群眾腰包鼓起來。 

“紅燈籠”美了山村醉了遊人

“來、來、來,我帶你們看百年柿子樹。”11月16日,剛走進青川縣三鍋鎮蘇陽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學武便樂呵呵地迎了上來。

蘇陽村位於青川縣西北部,距縣主幹道1.5公里,南臨漁寨村,西臨青溪鎮,東臨橋樓社區,北靠唐家河,柿子是青川綠水青山中的寶貝之一,成熟的柿子嫩裏透紅,就像是挂在樹杈上的一盞盞紅燈籠,照亮山谷、紅遍山巒。
觀柿子美景、柿子採摘、傳統裝酒柿子、製作柿餅體驗、品酒柿子、自由采風創作……11月17日,三鍋鎮蘇陽柿子紅了采風活動舉行,吸引了不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觀光采風,感受最美風景,遊客穿行在山間流連忘返,忙著把精彩定格。

“我感覺蘇陽村景色特別好,尤其是柿子,這些柿子像紅燈籠一樣挂在樹上非常漂亮,我們每年都要來這裡攝影創作。”綿陽的攝影愛好者張先生深有感觸。

“蘇陽村比較老的柿子樹共有954株,其中30年以上的就有920株,100年以上的有556株,這些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蘇陽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學武介紹,蘇陽村想到的第一個發展方向,是發展旅遊業。如今的蘇陽村每天都會迎來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的遊客,縣、市各個協會也經常組織創作采風活動,蘇陽村儼然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蘇陽村黨支部書記杜軍也有自己的思考:“計劃對當前的鄉村道路進行加寬處理,同時還要建一批特色民宿,配套好基礎設施,讓前來的遊客有吃的、有耍的,在蘇陽有個好的遊覽體驗。”

“如何讓蘇陽村的柿子形成更好的效應,不僅在産品加工上成為品牌,還要在更多方面形成吸引力,從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鍋鎮黨委書記宮定海表示,蘇陽的柿子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隨著廣平高速即將建成通車,該鎮將緊緊抓住旅遊業發展的難得機遇,創新思路、積極作為,著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通過蘇陽的柿子産業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讓“紅燈籠”照亮鄉村振興路。

“公司+合作社+農戶”讓群眾共用紅利

蘇陽村王家溝組48歲王大菊家的柿子,紅彤彤的柿子挂滿枝頭、煞似喜人。“我家有10幾棵柿子樹,按一斤純收入8毛錢算,至少純收入七八千元呢,而且有人幫忙來摘、收、運,啥都不管,省心省事,不錯不錯。"談起今年自家的柿子,王大菊情不自禁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曾經蘇陽村近千株柿子樹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一直以來,當地的老百姓只把柿子當作自然生長的水果,每逢柿子成熟就各自摘取去集市上售賣。由於當地柿子品種基本為幹帽盔柿,成熟後果實很軟,根本無法長距離運輸儲存,有些農戶空有滿樹柿子,卻不能利用柿子為家庭增加收入。

2015年,蘇陽村作為貧困村開啟了脫貧之路,村集體將本村的脫貧産業瞄向了特有的柿子樹,為了幫村民發展果品産業,促進柿子銷售,蘇陽村成立了柿柿如意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將柿餅作為全村産業發展重點,通過集中收購,産品深加工,利用網路等新媒體,在網上聯繫客商,發佈柿子等農産品資訊,搭建交流平臺,打通銷售渠道,讓蘇陽村的柿子銷往全國,老百姓很快就在柿子上取得了不錯的收入。

蘇林華是蘇陽村王家溝組的村民,家中有兩顆老柿子樹。由於家中缺乏勞動力,她便將今年的柿子以每棵樹作價1260元賣給合作社,合作社派採栽隊摘取柿子。蘇林華認為這樣的方式很合理。“我今年63歲了,根本沒法採栽,賣給合作社不僅可以直接掙一筆錢,還不需要出勞動力,而且柿子樹也還是我的,很不錯!”蘇林華感慨。

一部分農戶採取自採的方式摘取柿子,再賣給合作社。據蘇陽村柿柿如意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玲介紹,一株百年以上的柿子樹豐年産果至少能達到2000斤到4000斤,按照今年每斤一塊五的收購價格來算,農戶自採一棵樹至少能為群眾增收3000元。即使農戶需要採摘隊採摘,平均每戶也能增收超過2000元。

合作社收來的柿子,大部分都用來做柿餅。村民魏桂華在柿子收穫的時候就要去合作社加工柿子,他主要負責給柿子削皮這一環節。魏桂華説:“以前我們都是人工用刀削,現在用機器快了不少。合作社給我開的是80塊錢一天。去年我們夫妻倆都在合作社幹活,算上賣柿子的錢,一共有9000多的收入,今年估計也差不多吧。”

合作社負責人羅玲信心滿滿地説:“我們成立的採摘隊是由本村或附近的壯年男性組成,可以讓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增收,而且合作社都為他們購買了安全繩,也買了保險,採摘安全是有保障的。下一步將建標準化廠房、搞深加工、創品牌,逐步發展鄉村旅遊,帶領村民一起奔康。”

“三會一課”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隨著蘇陽村柿子産業的進一步發展,鎮、村兩級和合作社逐漸意識到,必須擴大柿子産業,引進更多新品種,蘇陽的柿子産業才會長期穩定地帶動群眾致富增收。通過積極爭取協調,蘇陽新柿子産業園成為東西部協作項目,共投入資金600多萬元,項目資金到位了,但問題來了,群眾都不願意發展。

“柿子分大小年,一年收成好另一年收成要差一點,2020年恰好是個小年,而且因為疫情原因柿餅賣得並不是很好,所以很多老百姓有顧慮,怕銷路不好,又怕種上樹苗影響地裏的莊稼,大家都強烈反對。”李學武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群眾缺乏發展信心,缺少組織帶頭人……針對這一情況,蘇陽村實施黨員包戶策略,5名村幹部一人8戶,挨家挨戶給群眾做思想工作,黨員幹部帶頭在自家地裏種柿子樹苗。轉嘴子組73歲的老黨員李興貴在自家地裏種上了柿子樹,又去勸説別人也種樹苗,“政府引導我們發展的産業總是好的,而且我們要有信心,柿子産業肯定是有前途的産業。”大家一看李興貴這樣説,也都積極下地種好樹苗。

如何讓群眾“樂意栽”?蘇陽村還通過召開支部會、群眾動員會、一對一答疑解惑會,幫助群眾算好産業發展賬、增收致富賬,同時通過“農民夜校”課講解栽植、管護技術,跟蹤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具體矛盾和問題,有效實現了大家由“要我栽”向“我要栽”的轉變。最終建成了100畝水果柿産業核心園區。

“新建設的産業園主要以水果柿為主,2020年4月種上樹苗,5年後進入盛産期。在這期間我們的土地整理、園區管護都選用本地本村的老百姓務工,老百姓不用出遠門也能得到一筆實實在在的收入。”杜軍表示。

把組織建在田園上、黨課開在田園上、服務群眾延伸到田園上……除了100畝的核心園區,三鍋鎮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利用東西部協作項目,向當地群眾發放了40000多株柿子樹苗,多措並舉讓全村2000畝土地栽上柿子樹。同時為合作社協調出了辦公場地和加工場地,全鎮黨員幹部全體動員宣傳蘇陽柿子,並在産品包裝、銷售上提供指導幫助。2019年蘇陽村柿子豐收卻遭遇滯銷,三鍋鎮黨委第一時間聯繫縣融媒體中心策劃宣傳方案,及時將柿餅銷售出去,盡最大努力降低了農戶損失。(唐續宗 周光虎 尤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