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劍閣:立足基層辦實事 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0 20:21:56 編輯:王梁 點擊:

一直以來,劍閣縣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推進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專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事情有人辦”、“基層事情一次辦”,探索搭建順暢高效的便民服務運作機制,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兩項改革後,隨著鎮域面積和村域面積拉大,鄉鎮便民服務半徑擴大、供給“吃力”等問題凸顯出來。以健民村為例,健民村原隸屬於高觀鎮,在兩項改革中,合併到劍門關鎮。從健民村到劍門關鎮車程大約35公里,往返需要80分鐘,老百姓出行辦事頗為不便。

“合併到劍門關後,老百姓辦事確實不太方便,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村裏都是孤寡老人和孩子,大多腿腳不便。但是隨著縣委、縣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這些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健民村村幹部母仔雄説。

立足“基層事情基層辦” 重構服務體系

為適應鎮村建制新佈局與人口流向新趨勢,著眼群眾辦事“往返村鎮跑”的現實問題,劍閣縣構建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撤並鄉鎮便民服務站、村(社區)便民服務室、撤並村(社區)代辦點和村(社區)便民服務隊“五位一體”便民服務體系,破除便民服務死角,真正做到便民服務“橫到邊縱到底”。

“村建制調整後,劍閣縣現有364個行政村(社區),針對改革後便民服務難的問題,2021年新設便民服務室364個、代辦點215個、成立便民服務隊364支,其辦理事項分別為12項、7項和‘4+N’項。為滿足特殊人群需求,便民服務隊創新增設‘4+N’的清單設置,‘4’為就業登記等基礎清單,‘N’為需求清單。”縣行政審批局局長賈孔國表示。

劍閣縣劍門關鎮堅持“撤鄉不撤責”的原則,在原高觀鎮保留便民服務站,開設林業、農業、人社、綜合服務等四個窗口,由4名專職人員負責便民事項代辦和日常運作維護。同時在19個村(社區)分別設立便民服務室,讓居住較遠的村民能一次性遞交申請,就近委託辦理。截至10月份,已辦理8大類服務事項2000余件次,辦結率99%以上。

立足“基層事情有人辦” 配強服務隊伍

走進劍閣縣武連鎮便民服務中心,民政殘聯、醫療保障等服務窗口一目了然,工作人員正耐心細緻地對群眾講解辦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對於暫時不能辦理的專門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實行“追蹤辦理”,破解辦事難問題。

兩項改革後,劍閣縣按照“資源下沉、服務下移”的原則,在29個鄉鎮統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採取“減縣補鄉”,推動人員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選優配強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力量,明確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由鄉鎮副科級領導擔任。

武連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賈國富表示,武連鎮常住人口17279人,以往群眾辦事樓上樓下兩頭跑,兩項改革後,為改變這一現狀,中心分類設置12個辦事窗口,配備了24名工作人員,由原人大主席擔任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窗口人員實行“AB”崗,確保每個窗口都有人辦事。

劍閣縣現有鄉鎮便民服務中心29個,通過整合“七站八所”工作力量,實有人員達到319人,平均工作力量比改革前增長43.9%。目前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最少7人,最多24人。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全覆蓋專題培訓,開展跟班學習,實現了鄉鎮服務事項“有人辦、辦得好”。

“現在辦事方便不説,還特別有效率,工作人員態度也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辦事不愁找不到人。”前來辦事的武連鎮三元村村民呂紹利説。

立足“基層事情一次辦” 規範服務路徑

針對鄉鎮屬地管理事項多,“權小責大”堵得鄉鎮幹部窩心、“多頭辦事”跑得群眾煩心等問題,劍閣縣明確事項清單、規範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切實提高鄉鎮為民服務的便利性和滿意度。

2021年以來,劍閣縣全面梳理農村宅基地審批、個體工商戶登記、林木採伐許可等“一件事一次辦”事項20項進駐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將城鄉低保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醫療報銷等111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放鄉鎮,鄉鎮可辦高頻事項達43項,基本實現“辦理不出鎮”。

“滿意滿意,以前辦事都是到處跑,還不好找人,有時候辦個事得花一天時間,現在都是一窗受理,一次性遞交材料就可以辦成所有事情。”高峰村村民魏海軍表示。

同時,為提升基層便民服務的制度化、標準化、效率化水準,劍閣縣制定實施鎮、村便民服務工作規範,把各項辦事程式、辦事須知、辦理時限、收費標準公開公佈,做到“告知一口清、一紙明”,堅決落實便民服務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接件代辦制,細化完善“一窗受理、整合服務”模式,實現“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趙國輝 石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