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朝天殘疾人何應坤:巧手編出美好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8 13:01:31 編輯:王梁 點擊:

初冬的朝天區兩河口鎮,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11月8日,在黃柏村的半山腰處,一家一層樓的小洋房院壩裏堆滿了竹子以及一些竹編成品或半成品,何應坤正在院壩裏編織鳥籠:幾根細長的青黃色篾條,在手指間纏繞、飛舞,一會兒工夫,原本雜亂無序的篾條逐漸顯露出鳥籠的模樣……

17年前,一場意外讓他雙腿殘疾,人生走入低迷。多年來,他與困難鬥爭,與不幸反抗,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開始學習竹編技藝。如今,他不僅走出了陰霾,重拾生活信心,還憑著竹編手藝掙錢養家,不斷發展自己的文創産品,生活逐漸向好。

走出陰霾 重拾生活信心

山路彎彎,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何應坤的家裏。院子前是一排排茁壯成長的竹子,一旁的幾棵大樹猶如傘篷將院子遮蔽了一半,圈圍起來的自留地裏,一隻只雞正四處覓食。

戴著袖套,穿著圍裙,何應坤忙著在院壩裏編織,從容認真的神態顯現出他對竹編技藝的嫺熟和熱愛。“我剛從鎮上送走去城裏工作的女兒。”見筆者到來,他急忙放下手裏的活兒,滿臉笑容的介紹家裏目前的情況,“兩個女兒都出來工作了,妻子在附近打工,日子越來越好。”

然而,2004年,這樣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卻遭遇了一場不幸的災難。當時,正值中年的何應坤在煤礦上工作,不料,一場事故讓他的雙腿落下殘疾,1.7米高的個子一下子只能癱坐在輪椅上。悲傷、痛苦、憂鬱……籠罩著整個家庭。

剛出事的那段時間裏,何應坤每天以淚洗面,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常常用手捶打失去知覺的雙腿,感嘆人生的不幸,面對家人,滿是愧疚……這樣的心情,一直持續了三年多時間。

“我不想活了,我想離開這個世界,不想拖累了家庭。”在何應坤的記憶裏,妻子因為這句話罵了他一頓:“你殘疾了,我照樣養你,你可以因為生活的不滿埋怨我啊,但你不能丟下我們,你還有兩個娃娃……”妻子的一番話語,至今讓他熱淚盈眶。

生活充滿荊棘,但關愛溫暖了人心。妻子沒有因為他殘疾離開他,而是忙了一天后還細心地照顧他;女兒的關心和懂事,讓他不再抱怨不幸的人生;鄰居的問候和幫忙,讓他感受到了人間溫暖;政府的幫助,更是讓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不能放棄對生活的熱愛,不能辜負家人的關心……”2007年,身體逐漸好轉的何應坤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開始學習竹編技藝。通過家人的幫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他不但走出了陰霾,重拾了生活的信心,還靠竹編闖出一番事業,創造出美好生活。

不懈奮鬥 編出美好生活

作為殘疾人,要想學好竹編技藝,並非易事。

從未接觸過竹編技藝的何應坤,為了學懂其中的技巧,滑著輪椅走村串戶,尋找各種不同款式的竹編産品,拆開來學習,沒有老師,他就上網學習。只要能學到技藝,再苦再累他都願意。由於行動不便,無法砍竹,兩個女兒每週放學回家就將一週的竹子給他砍好。

“一根黃竹剖成很多篾絲,每條篾絲粗細均勻,且不能斷,這個非常講究技術,其中最難的工序便是剖篾絲,需要用到特製的砍刀,這種砍刀刃口彎曲,還很鋒利,稍有不慎便會受傷……”花了10多年時間,何應坤逐漸掌握了竹編技藝。

由於日復一日的破篾、編織,何應坤的雙手結下了厚厚的老繭,留下了纍纍的傷痕。如今,他能編出花瓶、鳥籠、果籃等10余種竹編産品。“在編東西的時候,常常遇到技術方面的困難,但我還是想過要堅定信心把它做下去,不管有多少困難,都要做下去,必須堅持下去才會有成績。”何應坤説。

功夫不負有心人。何應坤的産品逐漸受到鄉親們的好評。“最開始的産品,我都是免費送給周圍的鄰居,後來産品逐漸成熟,就開始售賣。”何應坤賣出第一個竹編時很激動,這是親手做出來的,雖然只賣了4元錢,但心裏仍然很高興。

因為竹編,何應坤從一個內向的人變得開朗自信起來,甚至為了拓寬竹編的銷售渠道,開始在抖音上賣。“顧客要什麼産品,我就編什麼,雖然收入不多,但讓我的生命有了意義。”何應坤高興地説,在接下來,將會繼續學好技藝,向文創産品方向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竹編産品。

和何應坤聊天中,兩個女兒不時來電,親切的問候猶如這冬日暖陽,他的嘴角不停地泛起幸福的笑容。夢想不會因為身體狀況而失色,熱情不會因為殘障而消退,何應坤正努力向著自己的夢想奔跑,他的夢想之花也綻放出絢爛的色彩。(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