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戰士李化武:如果有來生,我還要當人民的兵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25 17:15:59 編輯:王梁 點擊: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以光榮的勝利拉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的帷幕。今天是第71個抗美援朝紀念日。在廣元市昭化區,有這樣一位88歲老人。他鐵心報國,在抗美援朝戰場衝鋒陷陣,失去右眼和雙手;他意志如鐵,從一級殘疾中堅強站立,走上為人民服務的“新戰場”;他身殘志堅,自食其力,主動回鄉投入家鄉建設……

“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12軍35師105團3營7連4排60炮班戰士李化武”無論何時,李化武總能流利的説出自己所在的部隊番號,他始終驕傲自己曾上陣殺敵。


李化武回到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與戰友合影

10月12日,李化武在觀看了電影《長津湖》後,再次燃起了報效祖國的情懷。他回到昭化老家,為少年兒童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用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身殘志堅、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鼓舞著每一名少年兒童。

為進一步積蓄關愛英雄的磅薄力量,讓英雄精神代代傳承弘揚,最近,李化武被廣元市昭化區少工委聘為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少先隊員們紛紛表示,要以李化武爺爺為榜樣,向革命前輩學習、向英雄學習,一定傳承和發揚好英雄精神,讓英雄精神融入血脈,融入學習生活,融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1933年,李化武出生在廣元市昭化區元壩鎮雲霧村一個貧農家庭,1951年,年僅17歲的他報名參軍並隨即參加抗美援朝戰爭。金化戰役打響後,他所在的部隊一直在喬岩山對敵人進行阻擊。在激烈的戰鬥中,李化武不幸遭遇了敵人的炮彈,失去了上肢和右眼,當時他才19歲。


李化武回到農村參加建設

失去了上肢和右眼,年輕的李化武陷入了人生低谷。為了幫助像李化武一樣在戰場上受傷的軍人,在養傷的那段時間,周圍的醫護人員總會和他們聊聊天,給他們講講保爾·柯察金這樣的勵志故事,開導他們。正是這些看似漫不經心的聊天和講述,在李化武的內心生了根、發了芽,讓他看到了生命的曙光,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憑藉著堅韌的毅力,幾年的時間,李化武不僅掌握了獨立生活的技能,學會了讀書、看報、寫信,還相繼入團入黨,加入了四川省革命殘疾軍人課餘演出隊,學會了吹奏口琴。在演出隊裏,他與戰友們創作了一個個展現傷殘軍人生活和風采的文藝節目,鼓舞和感動了不少人。1958年,李化武應邀隨演出隊赴北京,向全國第四次民政工作會議全體代表演出,在首都引起了轟動。

從受傷失落到重拾生活的信心,李化武用短短幾年時間浴火重生,開闢了人生的“新戰場”。1963年,李化武主動申請回到家鄉昭化參加農業生産,耕田、耙地、挑糞、背糧,凡壯勞力能幹的活,他都衝鋒在前。今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李化武化身宣講員,深入學校作義務宣講,應邀到機關或企業做公益報告。在一場場報告會中,他始終以一個普通戰士的角度,談抗美援朝作戰的非凡經歷和戰場的真實體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全體黨員幹部詮釋著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李化武吹口琴

“聽了李爺爺的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換來如今美好的生活,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昭化區實驗小學學生文博感動的説。

“在戰爭年代,他們衝鋒陷陣,不怕犧牲;在和平年代,他們又隱藏功名,默默奮鬥。李爺爺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昭化區紫雲水庫事務中心主任許敏表示。

李化武以堅強樂觀的心態,鋼筋鐵骨般的毅力,以排除萬難、樂於助人的精神品質,將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演繹到極致,在今年9月29日,2021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榜”發佈儀式在廣安市舉行。李化武,榮獲助人為樂好人。

“這是黨和人民對我的關懷和教育,我將繼續為黨為人民服務。 如果有來生,我還要當好人民的兵。”領獎現場,李化武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會場。(朱映江 楊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