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旺蒼縣龍鳳鎮:牽住“牛鼻子” 過上“好日子”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9-24 11:15:42 編輯:王梁 點擊:

“我想帶動更多群眾發展肉牛養殖,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9月22日,在旺蒼縣龍鳳鎮龍安村七組趙大軍的青山大軍養殖家庭農場,幾間牛舍裏大大小小100多頭健壯的肉牛。

2011年,回家過春節的趙大軍發現,由於農村主要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土地資源大量閒置,茂盛的灌木雜草為發展生態養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趙大軍説幹就幹,一邊湊集資金,一邊學習養殖經驗。2014年,由於家庭原因,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不服氣的他通過流轉村裏六戶農民的土地,利用寬闊的土地和優質的水源建立了青山大軍養殖家庭農場。

如今,趙大軍利用“養殖-收購-銷售”為一體的模式,打造全産業鏈,實現多方位增收,一年下來有40萬元的凈利潤,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養牛大戶。

不甘貧困返鄉創業

“昨晚下了夜雨,早上割的草露水有點多,我把割的草在屋裏院壩打開晾了一會兒,現在幹了。”龍安村60多歲的熊啟壽老人背來滿滿一背篼打的野草。

來回幾次搬運,稱量一合計,熊啟壽兩個人一上午打了1500斤草料,拿著結算的260元錢,熊啟壽樂呵呵地走了。

像這樣為趙大軍養牛場割草來賣的,村裏每天有5人以上。

趙大軍所需要的草料也很簡單,就是平常山地上的野草,農家收割莊稼後剩餘的秸稈等草料,在他這裡都可以被合理地利用起來。

“夫妻倆一天可以割一噸以上的草,一天下來能收入400元左右。養牛場每年單是草料工錢就要支出30萬元左右。”趙大軍介紹説,村裏的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這些留守在家的老弱群眾通過割草又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在從事肉牛養殖前,趙大軍在外闖蕩20餘年。2014年,由於家中母親多病、子女讀書,個人無技術,被村裏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當貧困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一定要早日脫掉這個帽子。”趙大軍立志返鄉創業。

村裏有豐富的水草資源,肉牛養殖市場前景看好……通過行業摸索,毫無養殖技術的趙大軍悉心學習肉牛養殖知識,在各級幫扶下,通過貸款、外借等方式籌集60多萬元,買回了12頭牛,專心做起了“牛倌”。短短幾年,趙大軍不僅償還了當初的60多萬元債務,給母親治病有了多餘的錢,兩個孩子的吃穿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2017年,趙大軍如期摘掉貧困帽。

先富帶後富同奔富裕路

自己富,不算富。趙大軍在致富的同時,沒有忘記要帶動山鄉發生變化,讓鄉村美起來,群眾生活更加好起來。
“我們這一代是生活在祖國克難攻堅,解決溫飽的上升時期,那時候,家家戶戶,一草一木都非常珍貴,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對鄉村的需求好像越來越少,但是我覺得不儘然,我了解在外打工人,他們渴望家鄉的發展。”趙大軍介紹,在今年參見全縣兩會的時候,他就積極發出倡議,要繼續強化農村的道路、水、電、土地整治,搭建返鄉群眾回鄉創業的平臺,讓年輕人回歸家鄉,致富家鄉。

“願意發展養殖的群眾,我願意搭把手。”趙大軍説,近幾年,村裏的姚宗海、姚海軍兩家養了兩頭母牛,他都到府服務,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免費為他們送青飼料,兔費為生病的母牛和産的小牛治病、打針,還幫助他們提供銷售渠道。

身邊的群眾家裏無勞動力但有土地的通過入股方式加入家庭農場,或在農場務工;有勞動能力的自己養殖肉牛,趙大軍給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實行産前、産中、産後一條龍服務。

不僅幫助和帶動本村老百姓發展産業,趙大軍還積極幫助和帶動縣內周邊養殖戶發展養牛産業,擴大規模。

普濟鎮月溪村楊波,長年外出務工也沒掙到啥錢,山區條件差,家庭特別困難,由於資金緊缺,養殖的全是土牛。趙大軍將一頭價值18000元的純種西門達爾種公牛賒給他,幫助其發展良種養殖。楊波的旺蒼縣犇羴鴻運家庭農場已經發展到120多頭母牛。

目前,趙大軍的青山大軍養殖家庭農場已建成省級標準化養牛場,農場存欄肉牛150頭,年銷售收入達200多萬元,帶動30多戶村民,戶均增收2萬餘元。接下來趙大軍打算發動周邊老百姓大量種草,高價回收,一年保證他們能掙到更多的錢,另外發動周邊外出務工青年回家發展。(陳周康 孫夢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