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餘畝連片的茶園,錯落有致的村居民房,鄉鎮便民服務代辦點紅紅火火......
看得見的,是發生在旺蒼縣各個角落的大變化,背後,是旺蒼縣做深做實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在完成鎮村“兩項改革”的基礎上,該縣緊扣産業發展、服務質效、資源配置等釋放改革紅利,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準,續寫鄉村振興“紅城故事”。
村民每人平均增收高達4300余元
在旺蒼縣木門鎮三合村的茶葉種植基地,生機勃發、風景如畫,碧綠的茶園連成一片,茶園的工人們正在忙著為茶樹修枝剪葉,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合併後的三合村,産業發展是典型的“強村帶弱村”,原來兩個村的分散的産業及資源被迅速整合,就如同手握成拳,指哪兒打哪兒。在三合村,茶園已按照現代農業的標準發展走在全縣前列,然而在相鄰的原青龍村,茶園仍然是粗放發展方式。
在此輪改革中,原青龍村併入三合村後,三合村的茶園有了更大的面積、更好的效益:原青龍村的1000多畝茶葉直接納入成熟的現代農業管理模式。
“在政府主導下,三合現代農業園區大力推廣‘黨支部+村集體+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按照‘鞏固提升綠茶、大力發展有機茶、突破性發展黃茶’的總體思路,資源整合後的園區面積達28000畝,佔全縣總面積13%,其中綠茶面積21500畝,黃茶面積6500畝(投産黃茶園4243畝)。
“2020年,園區實現綜合産值2.2億元,園區農民每人平均增收4200余元,其中脫貧戶每人平均增收4300元。”木門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向文能介紹道。
村幹部到府服務真是太好了
經過整齊的居民房,穿過乾淨整潔的休閒廣場,一邊是錯落有致的清朗院落,一邊是格桑花清香撲鼻......這就是擁有“四川省鄉村治理示範村”“市級四好村”等美譽的旺蒼縣東河鎮南鳳村。
南鳳村是村建建制調整改革中新成立的一個村,由鳳陽村和南峰村合併而來,合併後所轄面積變大,如何保證群眾辦事的便利性,是南鳳村合村的最大難題。南鳳村村黨組織書記李昶宏説,不用慌!在前些年脫貧攻堅時,山區交通條件已有較大改善,而這次改革中,考慮到山區交通條件仍有差距,所以採取了3項措施:一是設置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二是設置村幹部星期一、星期三定期坐班制度;三是村幹部定期走村入戶提供服務,讓群眾真正實現不出遠門能辦事。
“合村之前,我們最大的擔憂就是辦事麻煩,沒想到合村之後辦事反而還要方便一些,村幹部到府服務、坐班制度真是太好了。”南鳳村村民陳剛説。
“一戶一檔”方便又快捷
“以前我來辦事的時候,還要把戶口本拿上,這次我走得急,搞忘拿了,沒想到鎮上的幹部説,他們備了案的,幾分鐘就把事情辦好了,方便又快捷,為我節約了一大筆時間。”三江鎮桃紅村何志模激動地説。
今年,東河、三江、張華、國華、龍鳳等5個鄉鎮率先開始試點,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為依託,按照“一戶一檔”的方式,將每戶人口數量、戶主及家庭成員身份資訊、健康狀況、就業上學等基本情況,辦理政務事項所需資料如身份證、戶口本、社保卡、健康證、優撫證、殘疾證、低保卡、學歷、駕駛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予以掃描件,製作電子文檔,建立了民事代辦所需資料的齊全資訊庫。
這一戶戶的資料,均是通過駐村幹部、村社幹部挨家挨戶走訪問詢獲得的。“這督促村社幹部、駐村幹部沉下身子,摸清群眾需解決和反映的事項,幫助協調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三江鎮政府負責人説,“在採集常規資訊的同時,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情況,對於資訊採集有難度,我們採取到府服務的方式,將電腦、掃描器帶到每個農戶家中進行採錄,確保資訊採集的品質和完整度,做到不漏戶、不漏人,實現全覆蓋。”
截至今年6月底,該縣五個試點鄉鎮應收集32549戶,已收集25269戶,完成78.04%,預計此項工作在8月底將全面完成。(馬雯 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