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九襄:敢想敢為,闖出一條農村集體經濟“壯大”之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1 10:22:48 編輯:羅鎮 點擊:
2019年12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漢源縣的原大田鄉、雙溪鄉同九襄鎮合併,全鎮33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平均收入不足1萬元,80%以上村為集體經濟空殼村。2020年以來,為紮實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九襄鎮勇敢作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成立公司,實現從無到有
多年來,九襄鎮各村空有土地、資源卻不能有效開發利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如何打破瓶頸?九襄鎮領導班子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做事先正名!“村‘兩委’不能像企業法人組織那樣,能夠與社會經濟組織企業法人和社會資本順暢進行合作。要發展好集體經濟,先要完善農村經濟主體資質。”2020年初,經鎮黨委研究決定,由堰溝村作為試點,率先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公司,按照“土地增減小掛鉤+土地流轉+特色産業”的“2+X”模式運作,由公司全面負責起堰溝村的對外經濟合作、招商引資和産業發展。
去幹別顧慮!“公司成立後,大夥提了很多發展意見,下一步幹錯了怎麼辦?”時任堰溝村黨委書記兼村主任衛治榮向鎮黨委彙報了他的顧慮。為進一步鼓勵堰溝村放手創業、大膽創新,鎮黨委始終堅持“法無禁止皆可為”的思想,明確表態“無法律明確禁止的均可開展嘗試、經營,出問題由鎮黨委鎮政府負責”。全面破除村上顧慮後,依託堰溝村地緣優勢、閒置資源並結合堰溝村實際,公司大膽開展市場經營管理、汽車租賃、勞務派遣、採摘體驗等業務,半年獲得村集體經濟收益11萬元。
堰溝村試點的成功在全鎮樹立起了榜樣,為全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到引領作用。2020年,九襄鎮村級建制調整後的17個村全部成立村黨委領導下的集體經濟公司,各村平均集體經濟收入達30.5萬元,全鎮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的“破冰”。
建章立制,實現從有到治
窮有窮的苦,富有富的愁。隨著九襄鎮農村集體經濟的飛速發展,村集體有了收入,怎麼才能防止出問題甚至栽跟頭?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九襄鎮結合各村實際制定了《九襄鎮村級集體經濟管理使用辦法》,並通過襄城講堂、黨員培訓學校等對鎮村幹部開展培訓,對集體經濟收入使用範圍、財務管理、風險防範、監督管理等作出了規範,讓集體經濟收入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變“代民做主”為“由民做主”。為探索一條自治強村、自治富村的新路子,九襄鎮不斷健全村級治理機制,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構建起由村民委員會負責日常事務管理,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負責村集體收益分配,村集體公司負責經濟發展的“三位一體”新格局。
讓資金在陽光下流轉。將村集體經濟收支實行鎮村聯管,明確所有申請使用資金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村黨委會研究後進行上報審核,經村民代表大會2/3以上成員投票贊成,經聯村幹部、聯村領導、鎮財政所、分管財務領導、主要負責人審核同意後方可使用。對資金流轉情況堅持“線上”“線下”同步公開,通過“指上”“墻上”全部向村民呈現,接受群眾監督。
統籌發展,實現從治到強
17家村集體經濟公司都要發展,如何避免無序競爭,保持發展活力,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成為九襄鎮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面臨的新難題。
統籌規劃,鎮上做好指導。2021年初,九襄鎮成立村級集體經濟公司指導管理中心,對17個村集體經濟公司經營範圍進行科學指導和重新審核、調整,依據各村特色優勢分別開展農資化肥、果樹管護、電商行銷、物業管理、垃圾清運等不同業務79項,有效實現揚長避短、相互補充,避免惡性競爭和壟斷經營。
資産重組,村上深挖潛力。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發展能力,九襄鎮通過與土地、房屋確權等工作結合,全面徹底清理村級集體資産和債權債務,科學重組後全部注入村級集體經濟公司,提升公司的投融資能力,有效解決村集體經濟公司投入不足的問題,壯大了公司規模。
共建共贏,對外加強合作。九襄鎮開展“鄉村振興合夥人”招募行動,梳理基礎條件較好的試點村的優勢與短板,面向其他村集體經濟公司、社會企業家、創業者、金融投資者、專家學者、致富帶頭人等進行招募,與招募對象“一對一”、“多對一”展開闔作,實現共建共贏、共同振興。
截至2021年9月,九襄鎮1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已産生效益約461.53萬元。
金秋的陽光下,漫步在九襄鎮美麗的村間小路上,青瓦白墻的民居,迎風飄來的果香,歡聲笑語的遊客,無不述説著九襄鎮集體經濟從無到強,群眾生活從窮到富、村容村貌從差到美的華麗蝶變。九襄鎮的集體經濟已走上發展快車道,鄉村振興之路也將越走越寬。(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