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東融成渝 通江達海

來源:雅安日報 時間:2021-10-24 09:27:47 編輯:羅鎮 點擊:

編者按: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指明方向,擘畫發展藍圖。其中,“規劃綱要”提出,規劃建設川藏鐵路,研究論證重慶至自貢至雅安鐵路,拓展出渝出川客運大通道。

雅渝直達動車駛出雅安站 彭琳 攝影
今年國慶長假,3500余人乘坐動車從重慶直達雅安。
雅渝動車實現直達,是雅安打造全省西向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交通強市的一次重大突破。
事實上,“邊緣”和“過渡”,是雅安自然地理的兩個關鍵詞。
四川,四週山巒包圍著中央的盆地。四川盆地西部,順著長江支流青衣江溯源而上,有一大片“迷宮”似的山嶺、懸崖、雪峰。
雅安,正坐落于這片綠色“迷宮”之中。
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外交學院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樞紐》一書中提到: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西南的政治屬性,始終作為中國歷史當中一條支線,雖然無法形成全國的影響力,但卻也是無法忽視的歷史主體。
大山聳立,大道流通
從地圖上看,雅安處於四川版圖的地理中心位置。雅安的東南面,是成都、眉山、樂山三市。它們,都屬於蜀文化區。
蜀道雖難,但並不影響古蜀國的繁華。
處於內陸的古蜀文明,聯通著海洋和異域。不久前,三星堆的考古發現再次震驚世人:不僅陶器、玉器、青銅器帶有西亞、東非風格,也出土了象牙製品以及産于印度洋的海貝等,很有可能是外來器物。
這説明,數千年之前的四川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僅不算閉塞偏遠,反而一度是通江達海、四通八達的地方,也是華夏文明對外經貿文化交往最頻繁最暢通的地區之一。
古代的四川人開創了一條比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更古老的貿易通道——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有西路、中路、東路三條。
西路從成都起,經雅安、西昌、會理,渡金沙江到雲南楚雄西折至保山、瑞麗。然後出緬甸八莫,越過親敦江和那加山脈,繼續沿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再抵達印度平原。
考古工作者周曰璉在《古代青衣江上游的郡縣建置與西南絲綢之路》中推斷,南方絲綢之路在雅安的走向應該是成都—邛崍—天全東南—滎經—漢源,即漢代的成都—臨邛—青衣(漢嘉)—徙—嚴道—牦牛。
這條路延伸到哪?雅安在其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作為古蜀國文明之一的城市,秦國統治時,有“瑕陽人道青衣水來歸”,瑕陽人所歸的地方是魏國,説明雅安當時已有水路通往中原。到西漢時,在雅安開通了旄牛道,連接成都與西南夷地區,此後這條道路成為了一條極為重要的道路。
成都大學教授張弘曾經對南方絲綢之路上出土的海貝的由來進行過論證,他認為,古蜀與南亞、東亞的貿易是圍繞南絲綢之路出現的,而海貝擔當的是貨幣的角色。
根據考古資料記載,雅安境內有兩處發現了海貝:青衣江上游寶興縣隴東鎮漢代石棺內,六座墓中共出土7枚小齒貝且背部穿孔;而在大渡河畔,漢源桃坪村西漢土坑墓有3枚,九襄也有出土。在雲南境內的麗江等,則有更多。
除了海貝,還有其他物産。在張騫通西域時,就發現當地有蜀地産品。蜀布、邛竹杖、蜀錦早在先秦時代就在中亞、西亞流行。
邛竹杖是史書中屢有記載的貨物,在《史記·大宛列傳》、張守節《正義》等文獻均有記載,且表明邛竹杖就是臨邛至邛都沿古牦牛道一線山上生長的“節高實中”的竹做的杖。
如果這一點屬實,生長在雅安的邛竹,漢代的貿易地位將被提升為全國性的重要地位。
“暢通的交通路線,為古蜀商業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使古蜀域內、域外商業貿易的發達成為可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段渝研究員認為。
四通八達,貿易繁華
《雅安市建置沿革史》上載,西南夷平定之後,漢廷於此設立五郡,其中的沈黎郡就位於雅安市境內,下領牦牛(治所漢源)、青衣(治所蘆山)、嚴道(治所滎經)、徙(治所天全始陽)四縣,管轄蜀郡和西南夷地區的交界要衝。
鄧通錢是一個例證,説明西漢時,嚴道冶金鑄造業的發達。當時的嚴道成為雅安的經濟中心。
根據《雅安地區文物志》記載,當時交通道路發達:向南有旄牛道,可通越西;向西有靈關道,可通雲南麗水;向東有青衣道,可通成都、長安。水路青衣江可通往長江。
在蘆山縣博物館,隔著明亮的玻璃櫥窗,一輛青銅小車映入眼簾。這件工藝品來自東漢末年,雖細小到能置於股掌之間,其構件卻是“五臟俱全”。它裝有雙輪雙轅,兩個主輪上輪骨七根,與真車無異。歷經了兩千多年時光,綠色銅銹雖已爬滿表面,但其車輪尚可轉動自如。
蘆山縣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認為,透過這輛銅小車,可以窺見漢朝南絲路對古代雅安的影響。“這輛青銅小車的駕轅方式源於中原,性能優於四川獨輪車。可見在古代跨國貿易帶動下,當地交通已經有了明顯發展。”
 時代變遷,道路未變。
雅州之名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是在隋代。
因平定僚夷所需,設漢源兵鎮(屬牦牛縣治地)和盧山兵鎮(原漢嘉縣治地)。
唐代時,雖然農業生産水準低下,但茶葉和花椒卻是雅安的優勢産業,都為貢品。
這一時期,許多農村出現了定期的草市。農民在草市交換需要的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嚴道縣的遂斯安草市成為當時的四川農村有名的商業中心,每年交易茶葉“千萬斤”。
《四川省志》將雅安稱“川藏物資集散地”,可見雅安貿易之繁盛。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雅安茶馬市場盛極一時。明清時期,邊茶加工運銷業興盛。
茶馬古道成為了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陳書謙表示:“古代南絲綢之路是由北向南,而茶馬古道由東向西,他們縱橫交錯,在雅安形成了一個交匯點。”
在兩條古道上,雅安都佔據著重要地位。古道的繁榮造就了南來北往的文化交流,使得雅安留下眾多文化瑰寶。
面對機遇,加快建設
研究古道的走向,歷史學家們認為國道108線、318線的前身實質上就是川藏茶馬古道。即便後來的高速公路,成雅高速、成溫邛高速,以及雅西高速、雅葉高速雅康段的線路和走向,也沒有跳出古路的“框架”。
2020年11月,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這個世紀性的工程開工建設,讓雅安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雅安將成為全國進出西藏乃至印度、尼泊爾等地最便捷、最高效的樞紐節點。
面對新挑戰新機遇,如何實現通江達海?
雅州新區直管區(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角 楊宇龍 攝影
成渝地區南向開放有四大門戶通道:成都(重慶)經廣西北部灣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重慶)到粵港澳大灣區的陸海通道,成都(重慶)—雲南—緬甸的陸海通道,成都(重慶)—雅安—西藏—印度的陸海通道。
雅安市委政研室主任蘭名源表示,“可以看出,雅安處在後兩條通道上,但由於成都—雅安—雲南—緬甸的南向陸海通道和成都—宜賓—雲南—緬甸具有替代性,而成都(重慶)—雅安—西藏—印度的陸海通道具有唯一性,所以川藏鐵路建成後,雅安將成為連結成渝地區與西藏等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成為經西藏至南亞次大陸國家南向國際貿易大通道的重要節點。”
今年國慶黃金周之前,雅安直達重慶的動車開通試運作。這是川藏鐵路成雅段開通以來的首趟跨線列車,也是雅安東融成渝邁出的重要一步。
“雅安至重慶動車連接成都、重慶等地,不僅有利於雅安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後期可延伸至武漢、廣州等地,為後期連接更多省外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雅安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為雅安建言,川藏鐵路是雅安最大的發展機遇,應搶抓機遇規劃建設川藏鐵路陸港新區,提升雅安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戰略地位。
在9月召開的西博會上,作為協同建設川藏鐵路陸港新區的主引擎和核心區,雅州新區正式“亮相”。新區將以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文教新城、成雅新城“一區兩城”、成雅大道東延線中軸、蒙頂山生態景觀走廊“一軸一廊”的空間結構為骨架,實行組團式發展。
此外,積極投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雅安已經有了新的動作。
一方面,在與成都在共用川藏鐵路建設機遇、共建國家公園城市、共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等方面深入開展協作,探索構建“總部在成都、配套在雅安”“工作在成都、休閒在雅安”等協作發展模式,高水準建設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協作基地。
另一方面,深化與重慶在汽車産業、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與重慶港“公鐵水”綜合物流樞紐的一體化運作,推進與宜賓港、瀘州港等合作共建無水港,有效連接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海上絲綢之路,打通雅安出海大通道。(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