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木成爐:滎經傳統冶鐵術

來源:雅安日報 時間:2021-07-19 08:25:29 編輯:羅鎮 點擊:
1939年,孫明經拍攝的滎經用“圍木成爐”的傳統方法煉鐵
滎經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獨特的地質結構賦予這裡眾多的礦藏資源。從古蜀開明王朝起,這裡就是重要的冶銅基地。同時,滎經鐵礦石蘊藏量也極為豐富。
有學者認為,廣漢三星堆青銅器所需礦料有可能來源於滎經,其鑄造工藝或也與滎經有很深的淵源。此外,康熙四十四年(1705),在大渡河上建成的瀘定橋,也與滎經息息相關。瀘定橋連接兩岸的鐵索重40噸,有12164個鐵環,13根鐵鏈,每根鐵鏈重約1噸、由862至997個鐵環相扣構成,至今堅不可摧。
1999年,滎經縣建成以生産鐵合金為主的高耗能企業6個。之後,逐步建成花灘、煙竹等高耗能工業小區。
瀘定橋的修建匯集了漢源、天全、滎經以及西昌等地的能工巧匠,製作鐵鏈的鐵料則大多來自200多裏外的滎經縣。而瀘定橋的鐵鏈的製作,用的正是滎經傳承數千年的“土法技術”:鐵礦工人們先將採集的菱鐵礦礦石(即碳酸鐵)敲碎,加以煅燒,使之釋放出二氧化碳,留下黑色的氧化亞鐵;接著,工人們在氧化亞鐵上面覆蓋上木炭,利用木炭中富含的碳元素作為還原劑,繼續加熱使其還原為鐵。
這種技術被稱作“圍木成爐”。在煉鐵前,需用木頭搭建起一個高高的“爐子”作為外爐,爐外搭有坡道,方便工人們步行至投擲原料的進料口。而真正的鐵礦冶煉爐,是木頭爐子內部用耐火磚砌成的鼓風窯。當用水力帶動鼓風機運轉後,窯內溫度迅速升高,菱鐵礦按照上面的方程式逐步向熟鐵轉化之時,木頭外爐成為遮罩外界氧氣的“屏風”,幫助化學反應儘快完成。高溫之下,鐵液熔融降至窯底,冷卻後便成為一塊塊鐵板。
抗戰時期,中國著名攝影家孫明經來到滎經,最吸引他的便是滎經保留下來的傳統採鐵、煉鐵的工藝。當時,孫明經前往西康考察經濟、民生。為增加國家的工礦業實力,他考察了滎經的礦産資源。
在滎經人成鐵廠,他興奮地發現,雖然滎經出産的鐵礦多為菱鐵礦,不如西昌等地出産的磁鐵礦含鐵量豐富,但人成鐵礦附近有充足的燃料和用於製造耐火磚的火石,且水力資源十分豐富。他在筆記裏飽含激情地寫道:“在建省之初期,其地位甚為重要。”
1939年,孫明經拍攝了滎經人成鐵廠用“圍木成爐”的傳統方法煉鐵,照片中一位工人正將熟礦石背上爐口。
彼時,滎經的煉鐵産業還停留在手工業階段,孫明經稱當地冶煉熟鐵的技術為“早有成規”的“土法技術”。聰明的滎經人民在千百年的實踐中掌握了從菱鐵礦中提取鐵單質的技術,通過孫明經的記錄,今天的人們才可以一窺民間高手們的智慧。
雖然這樣的“土法”産能不高,但其中的精妙仍然讓見多識廣的孫明經嘖嘖稱讚。而且,孫明經敏銳地意識到,這些生鐵可供給國防使用,他在筆記裏明確記載:“若兵工署買,115元/噸”。在這位愛國知識分子眼裏,滎經的鐵經過加工,也可以成為保衛國土的槍炮。此後兩年,滎經先後成立了官辦的華西鐵業公司、定安鋼廠、私營西康省鐵業公司,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
今天,滎經縣嚴道老街、新添老街,還保留著一定數量的鐵匠舖,鐵匠們揮汗如雨,活態還原傳統鐵藝的生産流程。擺滿了鐵器農具和菜刀剪刀的攤位,依然是人們最為質樸的回憶。(戴富麗)